APP下载

音乐学习习惯的养成

2018-05-14陈颖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乐曲节奏情绪

陈颖

一、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学生聆听习惯

音乐是形象性的艺术,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艺术形象,所以要采取不同导入的方法,以激起学生聆听音乐的期待心理。由于导入的方法很多,只要生动、形象,使学生感到有趣愉快,各种方法都能用。但是要“导”得精彩,必项对音乐曲目深入地分析研究;对学生实际水平正确地了解,这样才会通过筛选,设计出最有效的方法、最简练的形象,愉快地导入用儿歌,童谣,故事,画图等语言或画面,形象地数发学生的聆听兴趣,自然地进入聆听意境

(一)在组织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

1.在音乐节奏中进教室

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时,我让学生按照音乐的节拍,并踏着整齐的步伐进教室,或按照音乐的节奏自由表演,强调学生听音乐并注意节奏。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按要求进教室,我就有必要请学生重新进教室,把规矩做到位为止。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进教室听音乐的好习惯。

2.师生问好

上课时,我与学生问好都有固定的音乐,上行音阶表示起立,下行音阶表示坐下,要求起立与坐下都要做到“静”、“齐”、“快”,师生有表情地唱问好歌。

3.用身体语言表达音乐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要求学生听音乐并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音乐的内容和情绪。对表现到位的组及时给予整组奖励,对于低段学生,我及时指出,告诉他不够的地方在哪里。比如有的学生讲废话,不听音乐表演;有的学生顾自己玩耍,或做一些跟音乐无关的事情等情况,教师都应及时指出。

音乐是听觉艺术,必须充分利用耳朵,充分体现艺术美,所以它跟其它学科不同,每一环节都要体现美。不仅要内容美、环节美、语言美,总之处处都要体现美。所以音乐课堂上很多语言都用音乐代替,学生听音乐来行动。

二、在乐曲鉴赏中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转瞬即逝。其中的内容和形式,情绪和意墳住往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捕捉到。从初一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的注意力不易持久,兴趣容易转移,所以每次聆听都要有所侧重。聆听音乐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在听音乐的环节上尤其如此。有目的的听,更有效率。每次听音乐学生都必须带着问题去听,有了多层次的问题学生就有了学习任务,有了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就会集中精神听,去思考、找出答案。例如:初听音乐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如乐曲是什么情绪?旋律有什么特点啊?节奏是如何的?乐曲有哪些情节?音乐表现了什么形象?复听音乐时,经常是分段听,分段描述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乐曲是由什么样的乐器演奏的,乐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奏形式。再次聆听的时候,会听最重要的旋律,还会结合节奏、旋律来帮助聆听,还会引导学生进行分段分析比较,能听出乐曲哪里是重复的,哪里是变化的,哪里是强的,哪里是弱的,再完整的感受乐曲。我哦再用音乐的专业术语(节奏、旋律、节拍、速度、力度)帮助学生感受理解音乐。

三、在器乐演奏中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

学生在聆听中逐步积累音乐的感性认识,扩大了音乐视野,提高了各种能力。我用以下方法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

(一)从自然界的各种音响出发

自然界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音响。这些音响不仅具有音乐性,而且具有自然美。选择些学生熟悉的音响,如小鸟喳喳声、小溪流水声、马蹄哒哒声、时钟滴嗒声、蜜锋嗡嗡声等组成的音乐片断,让学生聆听后展开想象。学生就会感到音乐很有趣,既像一个奇妙的故事,又像一幅生动的图画,从而产生爱听音乐的欲望。

(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出发

如听雄壮的进行曲,让学生联想到雄赳赳的解放军队伍、少先队的队伍。通过这些具有一定特点又有具体形象的音乐片段,启发学生想象或联想,去感受、理解音乐内容。这也是一种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启发学生想象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交流“想象”过程

学生除了学会用自己的心去聆听音乐外,还要学会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通过想象、联想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目的感受。使思维更活跃、更丰富,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在音乐表现中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

在聆听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联系在一起,就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验音乐,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及言词去表现音乐,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深入感受。不同的乐曲,可以用不同方式的“动来表现音乐。

(一)用口述的方法让学生表述音乐

对音乐所表现的情绪,情节或音乐形象,通过感受过程用囗述的方法让学生表述音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口述就是对音乐所表现的情绪,情节或音乐形象,通过感受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我们要的是这种语言是描绘音乐要素的语言,而不是以长篇大论口头文学语言来替代音乐。这种描绘性的教学情景,能创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能力,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助于更好的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二)用描绘的方法让学生表现音乐

描绘就是听了音乐,把想象后的感受,用图形,线条符号,色彩,文字等表现出来,如果说随音乐做身体律动是用身体动作来反应音乐,那么听音乐画图则是用图像来表现音乐,但这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出厘体的物体。我们应该从“听”引发“感觉”,进而产生“形象”,以简单的统条,色形或直觉反应来表现音乐。实践证明,音乐与美术联合可以达到图文并茂、声色俱金的立体效果

(三)用综合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再现音乐

根据乐曲内容和音乐形象,通过情景,律动,舞蹈,用综合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再现音乐声势(拍手,拍腿,跺脚)等自由地表演乐曲的节奏,旋律或内容。在聆听以后,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来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内容,用动来再现音乐形象。教师不要引导学生过多或过分地去猜测音乐的具体内容,应该从似又不似的形象表露中再现音乐,培养学生用心感受音乐的能力。

五、在歌曲演唱中,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歌曲演唱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合唱或是齐唱都需要建立在聆听的基础上,要演唱正确的节奏、音准等也必须建立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如果不会聆听,就不能很好表现整个艺术作品。

(1)在学唱歌曲时,让学生听出歌曲的拍子和情绪。

(2)一边听歌曲,一边加乐器伴奏或律动表演,脸部表现出听到的音乐情绪。

(3)聽音乐默唱或跟着琴轻唱,耳朵听音乐伴奏,轻声的演唱,听出自己的音高是否与伴奏相一致,让自己唱歌不会跑调。

(4)听自己演唱出的歌声的音量及音准和其他同学的歌声,是否和谐统一。

(5)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开始接触合唱。进行二个声部的和声音程训练时,演唱前先明确二个声部合在一起的音响效果,一边唱一边听一边调整合唱音响效果。在训练中,我从一个单音、一个音程、一个和弦开始入手,逐渐过渡到听一个乐句,再到听一首乐曲。多声部节奏训练对建立孩子的多声部的听觉能力是快捷的一条途径。

歌唱的听觉训练是没有捷径可言的,教师必须耐心地、扎扎实实地进行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听觉训练,培养孩子们对旋律、和声音响听唱紧密相联的听觉能力,养成歌唱中倾听的习惯。

音乐只为听觉存在,人们只有通过聆听音乐才能品赏音乐、理解音乐。著名现代音乐家爱伦科昔兰说: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聆听音乐更重要的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能够聆听音乐,对于让学生真正的品赏音乐、理解音乐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让聆听成为一种习惯。

猜你喜欢

乐曲节奏情绪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轻快漫舞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悲伤的乐曲
情绪认同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