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溪市郊近63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18-05-14祝奎刘闯廖晶晶韩梅

科技风 2018年29期
关键词:趋势分析降水气候变化

祝奎 刘闯 廖晶晶 韩梅

摘要:根据19532005年本溪市郊累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线性拟合方程和累积距平等数理统计方法,结果表明:本溪市郊气温以增温为主,气温上升明显,特别是冬季气温上升明显。以1987年为标志,本溪市郊的气候体现了冷暖两个时期:19531987年为相对冷期,19872015年为相对暖期。本溪市郊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2.316mm/10a,但是只有秋季降水量下降趋势显著。

关键词:本溪市郊;气温;降水;趋势分析;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问题是社会所广泛关注的议题。IPCC 第4次评估报告中指出,公元1906年至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提升074℃,相比1901年至2000年上升0.06℃有所提高。[1]我国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倾向率在上升。[2]气候变暖减少了东北地区的夏季低温冷害现象,但增加了异常高温现象;虽然气候变暖对东北各地的影响是整体性的,但也存在地区性的差异。[3]文章针对本溪市郊用的气候分析主要以草河口气象站数据为样本。选取该样本的依据有二:一是草河口气象站是本溪市郊唯一的国家气候基本观测站,二是草河口站建站较早,其保存的气象数据最完整和详实。草河口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南部,距本溪市80km,东邻丹东市,是本溪县南部的中心镇,北与南芬毗邻,南与凤城接壤。本文通过对本溪市郊近63年来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分析,采用线性倾向率、线性拟合方程和累积距平等数理统计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选用的资料选用19532015年草河口(40°52′19″N,123°54′06″E)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资料为样本。其中,春季为3至5月、夏季为6至8月、秋季为9至11月、冬季12月至第二年2月。

1.2 研究方法

1.2.1 线性倾向估计

本文依据气象要素资料的一般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45]用yi表示樣本量为n的某一气候变量,用xi表示yi所对应的时间,建立xi与ti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yi=a+bxi,(i= 1,2 … n)回归系数b的符号表示气候变量y的趋势倾向。趋势变化率b由最小二乘法求得,即10b为气候倾向率,单位为:h/10a。同时计算出相关系数r,进行显著性检验,表明变化趋势是否显著。

1.2.2 累积距平法

累积距平[6]是一种由曲线直观判断变化趋势常用的方法。对于序列x,其某一时刻t的累积距平表示为:

x^i=∑ti=1(xi-x)

(t=1,2,…,n)本研究用累积距平曲线图来判断变化的阶段性,当曲线呈上升趋势,表示气象要素处在偏多(高)阶段,反之当曲线呈下降趋势,表示气象要素处在偏少(低)阶段。

2 气温与降水的年和季变化

2.1 年气温和降水变化

近63年来本溪市郊年平均气温为6.4℃,平均降水量为904.0mm,气温增长率为0.186℃/10a,其增长速率高于全国平均0.04℃/10a的增长率水平。[6]降水增长率为22.316mm/10a,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956年,为4.8℃。由图可以看出年降水量波动较大,1964年达到历史最高值1447.3mm,2014年出现历史最低值528.2mm。

2.2 季节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

2.2.1 春季夏季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

本溪市郊春、夏季平均气温为7.0℃、21.0℃;降水量为133.0mm、584.8mm。本溪市郊春季分为两个阶段:拐点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19531988年为冷期,19882015年为暖期。本溪市郊夏季分为两个阶段:19531993年为冷期,19932015年为暖期。春、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2002年(93℃),2000年(22.8℃);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957(49℃),1969(19.6℃)。春、夏季降水量最高值出现在2005年(269.5mm),1964年(1102.2mm);最低值出现在1970年(59.9mm),1972年(270.5mm)。根据累积距平得出,春季降水于19662002年存在波动起伏,19531966年是枯水期,20022010年是丰水期;夏季降水19531971年是丰水期,19712009年是枯水期,期间在枯水期存在起伏。

2.2.2 秋季冬季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

本溪市郊秋、冬季平均气温为7.4℃、9.7℃;降水量为153.6mm、32.7mm。秋、冬季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1990年(88℃),2007年(6.3℃);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981(56℃),1956(13.1℃)。本溪市郊秋季分为三个阶段:拐点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19531987年为冷期,19932015年为暖期,19871993年出现小型波动状态。本溪市郊冬季分为两个阶段:19531986年为冷期,19862015年为暖期。秋、冬季降水量最高值出现在1986年(323.6mm),2004年(729mm);最低值出现在1997年(58.2mm),2011年(27mm)。秋季降水中19531961年、19701994年为丰水期,19611970年、19942009年为枯水期;冬季降水19531965年、19992010年为丰水期,19651999年为枯水期。

3 气温和降水线性倾向估计和累计距平

由表1得出,本溪市郊气温倾向值b表象,年和四季皆为正值,说明年和四季平均气温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呈上升趋势,由以冬季气温增加最为显著。因此,从季节上说,对年平均气温增温作用最大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最后是夏季和秋季。本溪市郊降水倾向值年、夏、秋和冬为负,春为正,表明为负的季节和年降水随时间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对于降水而言线性下降趋势不显著,只有秋季降水通过了0.05的信度检验。

由图4累积距平得出,本溪市郊年气温有冷期和暖期之分,19531987为冷期;19872015为暖期,同时也出现冷暖交替的现象,显现出年际之间变化更加复杂,波动频繁。对于年降水累积距平,波动更加频繁,出现了多个拐点分别为1964年、1982年、1987年、2009年和2013年,呈波浪形。同年氣温累积距平有相似之处,无论在丰水期或在枯水期均有丰中有枯,或枯中有丰的变化。

4 结论

(1)近63年来,本溪市郊气温上升明显,其增长率为0186℃/10a,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气温(0.04℃/10a)上升水平。四季气温均表现为上升,冬季增温幅度最为明显。

(2)本溪市郊以1987年为界线,分冷暖两个时期:19531987年体现为冷期,19872015年体现为暖期。但是,两个时期也体现为冷暖交替。

(3)本溪市郊年降水量逐年减少,减少速率为22.316mm/10a。春季则以4.826mm/10a的速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夏、秋和冬季降水量均呈都呈弱减少趋势。

参考文献:

[1]IPCC.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on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林学椿.近四十年我国气候趋势[J].气象,1990,16(10):1621.

[3]李辑,龚强.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22(1):610.

[4]徐宗学,隋彩虹.黄河流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析[J].气象,2005,31(11):716.

[5]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3740,4344,6366.

[6]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1:315.

作者简介:祝奎(1959),男,辽宁丹东人,工程师,从事气象气候资源研究。

猜你喜欢

趋势分析降水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2007:绿色企业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