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人性,不要任性
2018-05-14王林波
王林波
2017年暑假前夕,省教学能手大赛照例拉开了序幕。这次的课堂教学时间缩短到20分钟,对于参赛选手来说,这是极为严苛的考验。参赛选手要在短短一个多小时里独立备课,在仅有的20分钟里完成教学任务,不仅需要深厚的功底,還需要很强的驾驭能力。
比赛即将开始,我们五位小学语文学科的评委充满了期待,期望看到优秀选手出色的表现。这个比赛真够残酷的,没想到相连的两位选手竟然抽到了相同的一课,而且是不好处理的现代诗教学。两位选手的教学方式几乎雷同,都是让学生围坐在一起,下发学习材料,学生自学,然后交流汇报,就连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进行到的教学环节也大致相同。20分钟转瞬即逝,两位老师的课都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一节课学生几乎都在闷头完成学习材料中的练习题。语文学习要落实字词教学,这两节课都还无暇顾及;诗歌教学要重视朗读体悟,这两节课学生还没有机会发声;语文教学要学习语言运用,这两节课完全没有触及……
为什么两个人的教学会如此雷同?为什么两节课会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而只关注套路?带着疑问,我们翻阅了两个人的资料。原来,这两位老师来自同一个地市,据说当地正在推广某种教学模式,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无一学段遗漏;从语文到数学,再到英语、历史、生物等,无一学科错过。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这无疑是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自主思考,让学生独立思考,先实践再交流,这也没有任何问题。我相信,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升与总结都经过了大量的实践探索,都经过了充分的讨论与思考,这种方法或模式原本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有效的,甚至高效的,但为什么今天它就不灵了呢?
我想,任何事物,只有在你需要的时候才会体现出价值,只有适合你的才可能是有用的。饥饿时,一个馒头都算得上美味;口渴时,一杯白开水也能够成为琼浆。相反,很多在别人那里被奉为至宝的事物,很可能因为不适合你的需求,你会视而不见。就如当下的小龙虾一样,成为无数人口中的美味,但也许你会因为过敏而不敢靠近。这不是对与错的是非判断,而是适合和不适合的问题。
四人围成小组进行讨论,这样的方式的确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相比,的确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是,理论很美好,现实有时却很不配合。在憧憬美好未来的同时,我们必须直面现实: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任性地安排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我断定一会儿一定会有人高举起小手,不过他不是要发言,表述自己的探究发现,而是要向老师告状——组内的某某同学动了他的铅笔,又或者某某同学碰了一下自己……
这就是孩子,一年级孩子的天性。我们预设孩子会热烈讨论和精彩交流,但现实却会残酷地将精彩的观点碰撞演化为破坏教学秩序的告状与反告状。预设的精彩想要变为现实,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只有扎根在现实的沃土里,理想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只有关注人,从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用最适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种模式要想应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恐怕很难有理想的结果。
其实,除了不同学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学科也有各自不相同的特点。一种药很难治百病,一种模式也不可能应对所有的学科。就说赛课中出现的独立完成学习单的练习这一现象吧,或许,放在数学学科,或者科学学科中,这是不错的选择,做中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面对语文学科,特别是面对现代诗的教学,默默地思考,默默地书写,静悄悄地完成练习显然是不妥当的。没有朗读,孩子们怎么感受到诗歌的节奏,怎能体会到诗中的韵味?只有在出声的读中,老师才能发现学生的读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切;只有在出声的读中,学生才能体会到诗情,感悟到作者用词的考究。语文课,显然不能只进行静悄悄地填空练习。
有不少人都曾批判过语文教学,抱怨语文教学的低效:语文学了那么多年,竟然还是不善于表达,不会写作。我想说,如果任性地推广某些并不适合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过不了多少年,曾经的抱怨将会演变为痛斥,语文教学的罪状又多了一条:怎么连大声地朗读都不会,怎么连断句都成了问题,连字音都读不对?
这样的结果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这样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我们忽视了“人”的个性与感受,强硬任性地推广某些教学模式造成的。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不假思索地执行领导的决定,完全不考虑眼前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科;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迎合上级检查,完全不考虑推行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合自己所教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面对众人追捧的教学模式,身在一线,我们能不能从实际出发,多一些冷静的思考?能不能从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作出理性的判断?必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鼓起勇气,大声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