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优质肉用鸡生产中的问题探析
2018-05-14王世泰张翠兰兰菁王成强马元
王世泰 张翠兰 兰菁 王成强 马元
摘 要:优质放养肉用鸡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无抗或低抗、口感及风味俱佳的肉食品逐步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甘肃是一个优质肉用鸡养殖大省,优质肉用鸡在鸡肉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逐步提升,为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丰富市场供给和增加养殖者收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省优质肉用鸡生产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肉用鸡;生产;问题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3-0062-02
随着我国经济体量快速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生态型放牧养殖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优质肉用鸡逐步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与速生快大型鸡肉产品相比,生态放养型优质肉用鸡以其绿色、安全、无抗、口感风味俱佳等优点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逐步成为普通百姓鸡肉消费的热点。甘肃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有大量的荒山荒坡、草地草原和果园林带,大力发展优质放养型肉用鸡有丰富的自然禀赋和独特的地区优势。近年来,通过政府大力倡导和养殖户的不懈努力,我省优质肉用鸡生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积极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肉鸡养殖业的转型升级,丰富了百姓餐桌,增加了市场供给,增加了养殖场(户)收入。我们在注重今天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省优质肉用鸡生产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生产经营中还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和逐步完善。经过笔者近半年对全省优质肉用鸡生产场(户)走访调研,现将所发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如下。
1 场址及放养地选择不合理
据笔者调查发现,各地农牧主管部门对当地优质放养鸡生产基地的选址缺乏科学规划,场址选择违反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06)》、《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多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例如:部分养殖场处于水源核心保护区,缺乏废弃物安全处置方式,养殖过程中污染水源风险高;部分养殖场选择在废弃工矿区,土壤和饮水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部分养殖场选址离交通主干线距离不足1000 m,防疫难度大。这些缺乏规划的场址极大地增加了养殖风险。
2 组织化程度低
纵观我省优质肉用鸡放养产业,养殖场或农户绝大多数都是单打独斗,众多养殖合作社也是名不符实,基本都是合作社法人独自建立生产基地进行养殖和生产运营,各生产实体间联系松散,缺乏“抱团取暖”意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一定区域内养殖总量偏小,规模有限,在生产和经营上无法对接日益壮大的市场需求,严重限制了产业迅速发展的步伐,制约了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没有从根本上起到推动当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应该发挥的作用。
3 品牌化战略严重滞后,产品标准化程 度低
我省优质肉用鸡商品化生产起步晚,养殖技术落后,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目前经营还处于较为原始阶段,没有形成影响力较大的品牌,致使市场影响力不足,产品质量与市场价值不对等。好多养殖场(户)没有注册自己的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不够,致使果园养殖6~8个月的优质肉鸡与4个月的笼养肉鸡价格相近,无法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缺乏行业标准引导,生产处于混乱状态。许多不具备供种资质的养殖场对外供种,有些不符合品种标准的商品雏鸡供给没有识别能力的养殖户,结果给生产者造成重大损失;许多因用药不规范而无法达到上市要求的产品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消费渠道,用笼养鸡冒充放养鸡这样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严重损毁了优质放养鸡的市场形象,扰乱了市场秩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 盲目引种
不少养殖户缺少发展规划,追风市场,盲目引种。总认为品种越新越好,没有充分考虑养殖地的生态环境、新鸡种的适应性、对应市场的需求等客观因素,造成一定区域内养殖品种繁杂,单个品种的养殖量太小,无法形成稳定的市场供给。个别养殖场养殖总量不大,品种不少,将养殖场变成了家禽品种博览园,给疫病防控增加了难度。部分新引进品种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养殖条件,生产性能低,死淘率高,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打击了养殖积极性。
5 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知识匮乏
大多数养殖户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执业训练,不了解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在养殖各个阶段不能按照鸡自身的生长发育要求进行相关操作。如在育雏过程中认识不到位,操作方法简单粗放,控温不理想,会造成雏鸡死亡率高,强弱分化严重,整齐度和均匀度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雏鸡后期发育和成鸡生产潜能的释放;在放牧和育肥过程中滥用饲料添加剂、盲目用药、突然变料,过剩给料、病健混养不及时出栏等,这种随心所欲的养殖方式一方面造成有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生产过程会给环境造成影响,同时无法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一致性,达不到优质的要求。
6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多数养殖场都建在偏远农村,水、电、路、通讯及网络都没有布设到位,导致部分养殖场交通不便,雨雪天出入困难,饲料运送无法及时到位,养殖环境调控不理想,无法满足鸡只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养殖户与消费市场信息不对等,养殖户无法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消费者联系不到养殖户,基本无法接入电商平台,这种信息沟通不畅致使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增加了产品销售难度,提高了消费成本,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和良性发展,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动作用有限。
7 安全用药和防疫意识偏弱
大部分养殖场(户)认为放养鸡与笼养鸡相比,食物来源广、种类丰富、运动量大、空气新鲜、生存环境好,不应该得病,因此防疫意识较弱。这种观念上的误区极易导致养殖失败,甚者会给养殖者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正因为是放牧养殖,接触周边环境,接触野禽及猫、狗等家畜的概率远远高于笼养鸡,感染疫病的风险更高,在防疫上的压力丝毫不亚于笼养鸡。各地应该按照当地疫病流行情况、以往免疫成败经验及不同品种的品种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尽可能避免因传染病给养殖场(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普通病的诊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选择药品,并按照药品使用方法规范用药,以免对养殖地的土壤、环境和水源等造成污染,同时杜绝产品药残超标。
参考文献:(1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