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出世之道,求入世之法

2018-05-14杨天南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芒格淡泊名利伯克

杨天南

《红周刊》在采访过程中问及巴菲特和芒格能够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李录的观点非常直接且鲜明——巴菲特和芒格之所以能够成功,恰恰在于他们的淡泊名利,天天想着赚钱的人不太可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仔细想来,确实如此。那些天天“炒”股的人、频繁交易的人,每天都在想着赚快钱,他们就会费尽心思地琢磨眼前的蝇头小利;反倒是那些放眼长远、胸怀大志的人,最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方面是淡泊名利的心,另一方面是收获满满,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这应该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当我们观察社会时,发现这类看似矛盾的现象并非个案。例如,上个月我专程拜访了一家慕名之久、心怀敬意的上市公司,这家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极高,没有负债、没有应收账款。该公司的创始人信奉上帝,心境平和,不疾不徐。以工匠精神打磨产品,以祥和岁月沉淀口碑,非但其产品成为了工艺品,连公司本身也几乎成为了一件工艺品。

这种由信仰而生发的理性,可以令人能乐在其中、乐此不疲。对于如何获得理性,芒格的回答是阅读。芒格一周读20本书,每天阅读十几个小时。

我们常人眼中看似的矛盾之处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令他们有意、无意地符合了“天道”。因此,他们能够成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出世之道,求入世之法”。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李录对于谈论个股的态度和我本人颇为相似。当《红周刊》提及个股看法时,李录的反应客气而直接:“很抱歉,我们不谈个股。”平时,我也经常接受媒体采访,常常会被要求点评个股,但我却一直强调“理念重于个股”,因为市场每天都在变化。单一不变的信息对股民来说弊多于利。李录身处美国资本市场,已经走在了国内投资人的前面,他打心底就知道谈论个股的弊端。

因此投资还是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活学活用。我在翻译《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原书第四版)时写的译者序的标题就叫“与时俱进,良性循环”。而反映在这次采访中,与时俱进的表现就是芒格提到的伯克希尔投资了航空股。过去几十年,巴菲特和芒格一直拒绝投资航空股,但现在的情况变了,寡头竞争和估值低廉让它们成为伯克希尔的投资标的。伯克希尔投资苹果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很多人会给价值投资限定条条框框,其实价值投资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更何况整个采访过程中芒格从来都没有说过自己是一名“价值投资”者。

此外,整个采访让我感兴趣的一点是,无论是查理·芒格还是李录,他们身处万里之遥的美国,却表现出对中国发展的极大信心。芒格甚至还表示优秀的中国企业和优秀的美国企业相比,前者相对更为低估,这位95岁的老人也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但是反观不少身处大陆的很多国人却对自己的国家信心不足,这值得反思。

作为一个普通人,每个人也都可以在自己可以努力的范围内,为社会尽一点力。例如,我本人即便能力十分有限,周末會定期免费教授太极拳,以期减少未来的社会医疗成本;另外还免费教授巴菲特投资学课程,以期减少投资者失败的概率。这是我在“淡泊与效率”的关系上所做的社会探索。

随着时光推移,人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人“以出世之道、求入世之法”,越来越多的工匠精神的显现,这就是我们对于“为什么中国会有希望”这个问题的答案。

(作者系北京金石致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

猜你喜欢

芒格淡泊名利伯克
一年浮亏约40%!芒格大幅减持阿里巴巴
特长
淡泊名利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雄关漫道
滴水藏海
如是说
走进芒格的世界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福布斯》伯克希尔清仓通用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