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绝命毒师”:18年杀死21名同事
2018-05-14
日前,德国发生一起连环杀人案,案情如同现实版“绝命毒师”。一名德国男子近日被监控拍到在同事的三明治中投毒。更可怕的是,警方怀疑该公司18年以来21位前员工的死都与其有关。
近日,德国发生一起连环杀人案。一名德国男子被监控拍到在同事的三明治中投毒。更可怕的是,警方怀疑该公司18年以来21位前员工的死都与其有关。
据报道,当地警方称,自2000年以来,该公司有21名员工死亡,大部分死者死于癌症或心脏病,这些病症很可能是重金属中毒所致。
一石激起千层浪
案件发生在德国西北部小城斯图克布洛克的一家设备制造公司。
近日,该公司的一名员工在他的午餐食物上发现了一种可疑的白色粉末,于是他将情况报告给公司经理。
经理随后在午餐休息室安装了监控录像。警方表示,后来的监控录像显示,56岁的嫌疑人克劳斯·奥在午餐时间打开同事的午餐盒,并在三明治上洒东西。
公司经理称:“一开始,我们认为这是同事之间的一个恶作剧,而不是一起谋杀。”
直到警方确认这些粉末为醋酸铅后,案件转变成了谋杀案。醋酸铅是一种剧毒、几乎没有味道的物质,能引起严重的脏器功能衰竭。
警方随后搜查了克劳斯·奥的家,发现了用于制造醋酸铅的物质,包括汞、铅和镉等物质。
随后,警方宣布将扩大调查范围,成立了一个由15人组成的调查组,将该公司2000年以来死亡的21名员工纳入调查范围,并正在考虑对21具尸体进行进一步检测,以确定体内是否存在重金属,以及采访死者的医生和家属。
据《独立报》报道,警方称,“公司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率惊人地高”。
此外,还有两名员工在过去的两年里中毒昏迷,一直未醒,还有一名与犯罪嫌疑人共事了30年的男子称,他的肾脏在3个月前突然出现衰竭,正在接受透析治疗,医生也无法解释其患病的原因。
沉默的凶手
18年来,与克劳斯·奥一起工作的员工为何都没有发现蛛丝马迹?
据悉,克劳斯·奥常年以来悄无声息作案,没有引起察觉,与其非常“不引人注意”有很大关系。
该公司经理称,克劳斯·奥在这里工作了38年,平时“低调、不起眼”。
有同事表示,克劳斯·奥是一个亲密的同事,但大家对他实际上并不了解,“他总是一个人呆着,不说话,也没有朋友”。
据《世界报》报道,面对警方询问,嫌疑人始终保持沉默,目前还未能了解其动机,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事实上,很多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往往都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相关联。
据报道,反社会人格障碍者以“情感淡薄”著称,他们“缺乏感情”,不能体会别人的感受,也不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罪恶感、自责。
比如二战后德国最严重的连环杀人案。男护士尼尔斯于2003至2005年间向重症患者注射高剂量药物,导致至少90名病人心脏衰竭而死。他在2005年夏天一次给病人过量注射药物时被一名女同事当场发现。而令人惊讶的是他杀人的动机,竟是为制造重症护理紧急情况,以显示自己救人的才能,从而获得表扬。
至于尼尔斯究竟谋杀了多少名患者,可能永远无法知道确切的数字。2015年,德国法院判处尼尔斯终身监禁。
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多可怕
当然,不一定所有的犯罪行凶者都是人格障碍,而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是一种病态的人格,是人格的内在特质出现了问题。这类人做的十件事中有八九件事都会是反社会倾向的。
反社会人格者制造的惨案在很多国家都发生过,美国有赵承熙式校园枪击案,日本有宅见的池田小学杀人案等等。反社会人格者的报复行为缺乏明确的指向对象,通常是无辜的不相关者被当成了泄愤对象。犯罪心理学将这类暴力行为的心理机制称为“反社会人格”。
根据美国权威的精神病学机构——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发表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如果一个人拥有以下七个特征中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在临床上即可认定他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无法遵守社会规范、惯于欺骗和操纵他人、易冲动而不能事前计划、易怒而对他人有攻击性、毫不顾及自身和他人安危、总是不负责任、做了坏事无丝毫罪恶感。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九种人格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它是典型的社会适应性障碍。因此,心理危機干预很重要。
反社会人格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除了本身人格特质之外,也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如果能给予这些人心理安慰和支持,也许可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使恶性事件减少,能够在导致悲剧前获得疏导。而且,值得警惕的是,反社会心理具有传染性,必须要引起全社会的警觉和关注。
(《新京报》2018.7.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