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宿舍:上下铺兄弟一起造飞机
2018-05-14
中国“航空三杰”的知名度或许比不上一些明星,但他们与大国重器密切相关,其成就如雷贯耳。还有一件奇妙的事情:楊伟和唐长红竟来自同一所大学、同一个宿舍,还是睡上下铺的兄弟。有网友赞叹:“中国最牛宿舍,上下铺的兄弟一起造飞机!”
你知道中国“航空三杰”吗?恐怕知者无几。
近日,广东卫视《全球零距离》节目在讲述歼-20系列话题时,展示了一张照片,是3个貌不惊人的航空研究人员的合影。眼尖的观众一下认出,这不是传说中的“航空三杰”吗?是的,他们就是中航工业的战机总设计师:杨伟、唐长红、孙聪,被誉为“航空三杰”。
他们的知名度或许比不上一些演艺明星,但他们与大国重器密切相关,其成就如雷贯耳:杨伟,歼-10双座战机、FC-1“枭龙”、歼-20总设计师;唐长红,歼轰-7A“飞豹”、运-20总设计师;孙聪,歼-11、歼-15舰载机、歼-31“鹘鹰”总设计师。这几型飞机足以让全球对我们刮目相看。
还有一件奇妙的事情:杨伟和唐长红竟来自同一所大学、同一个宿舍,还是睡上下铺的兄弟。有网友赞叹:“中国最牛宿舍,上下铺的兄弟一起造飞机!”
杨伟:歼20只是一个小目标
杨伟1963年5月生,他自小就聪慧过人,初中毕业就破格参加高考。他35岁就成为我国航空工业最年轻的总设计师。他主持攻关的电传飞控系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是我国战机研制迭代的关键技术。
杨伟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担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航工业航空报国特等金奖获得者。先后担任歼-10飞机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为宋文骢),歼-10系列飞机、“枭龙”飞机和歼-20等多个重大飞机型号的总设计师。
在接受采访时,说起2016年在珠海航展上的歼-20,杨伟仍显得很淡定,歼-20只是走向“中国制造2025”的途中完成的一个小目标。杨伟知道,走出“黑暗森林”那一刻,谁掌握了科技创新的话语权,谁就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杨伟认为,年轻一代,既是现在的主力也是未来的希望。作为航空企业,应该为年轻人的成长创造更多的条件,不论是工作舞台,亦或待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引领。让人才队伍建设就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才能迎接中国航空工业更好的明天。
唐长红:大型运输机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唐长红是一位即便累吐血了,也从未在研制一线退缩的总设计师。
他1959年1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1989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硕士学位,历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专业组长、研究室主任、副总师、总设计师、副院长,中国航空工业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飞机气动弹性、结构强度、总体设计工作。先后担任“飞豹”飞机总设计师,运-20飞机总设计师。
40岁出头时,唐长红受命出任“新飞豹”总设计师。他告诉自己:“在研制的紧要关头,任何的怯懦、退缩都会葬送成功的良机。奇迹的产生在于战胜自我!”在他的主持下,有着一颗纯正“中国心”的“新飞豹”歼击轰炸机研制成功。2013年,运-20试飞成功,这是国内研制的最大的飞机,具备战略空运能力,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大飞机生产国行列。
唐长红说,大型运输机对一个国家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单单是运输;航空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文明的代表,它的意义也绝不仅仅在于造出了几架新飞机。航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折射出的,是国家工业水平的强大、是人才实力的提升,更是文化自信的展现。
孙聪:中国人梦想的实现需要手段来捍卫和平
孙聪生于1961年2月。2001年,年仅40岁的孙聪成为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第四任总设计师。2009年,孙聪又履新职——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
孙聪是我国歼-11系列飞机、歼-15舰载机、中型五代机FC-31“鹘鹰”的总设计师。他主持三代重型战斗机研制,建立了完整的国内三代重型战斗机材料体系。
“中国人是有梦想的。为了实现这些梦想,我们需要手段来捍卫和平,协调好发展与和平的关系。我们要在军事装备方面迈向国际顶尖水平,我们有这个能力一步一步往前走,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孙聪经常告诫年轻人要有“三心二义”。所谓的“三心”,是要建立雄心,为自己订立前进的目标;要有耐心,告诉自己这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行业;要有责任心,为自己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负责。所谓的“二义”指的是“情义和侠义”,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飞机设计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一个团队的成就。
这三位总师曾经历过军工企业发展的缓慢期,他们知道,国家要屹立于世界,必须有大国重器。所以,不管外面赚钱的市场多么热闹,甚至当年一些行业内的伙伴改行去造电冰箱、洗衣机的时候,他们没有心猿意马,始终肩负国家使命,坚守岗位,默默无闻地研制大国重器。
一大批有国家情怀的年轻人正迅速成长,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像“航空三杰”一样的国之栋梁是中国大众应该真正关注的对象。当社会出现更多栋梁之材并被视为榜样时,人民才真正有信仰,国家才真正有力量,民族才真正有希望。
(《解放军报》2018.6.2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