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状况、饮食自我效能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2018-05-14李苹苹石瑞葛俊江珊刘慧

科技风 2018年34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慢性病心理健康

李苹苹 石瑞 葛俊 江珊 刘慧

摘 要:目的: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状况与饮食自我效能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芜湖市某三甲医院的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150人,应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通过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心脏病饮食自我效能量表(CDSE)、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调查。结果:营养不良率为2%,有营养不良的风险率为27%,营养良好率为71%;饮食自我效能平均分51.07±9.56分;无抑郁症状者比例为70%,轻度抑郁比例为22%,重度抑郁比例为8%;老年住院患者的MNA得分与饮食自我效能呈正相关,抑郁程度越高,营养不良的风险越高。结论:本研究证实了饮食自我效能与营养情况的相关性,抑郁情绪是影响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状况与饮食自我效能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开展慢性病住院老年人营养干预活动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住院老年人;慢性病;营养状况;饮食自我效能;心理健康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表明: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人,2025年达到3亿人,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1]流行病学专家预测,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占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以上。[2]数量大且增长迅速的老年人,使得老年人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3]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其身体机能不断退化,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卫生保健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据文献报道,医院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比高达74.8%,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疾病是老年慢性病的主要疾病,在老年住院病人所患疾病中占91.3%。[4]因此关注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芜湖市某三甲医院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状况、饮食自我效能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为住院老年人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150例,是芜湖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年龄≥60岁。平均年龄为68.95±6.92岁;男89例,女61例;在职者8人,已退休及无业者142人;收入足够开支者85人,不够者65人;医疗费用自费者16人,部分报销者69人,全部报销者65人。

(二)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

1.一般情况调查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而成,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经济状况、社会保险等。

2.营养状况评定

采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该方法在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被国际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及国际老年营养学会推荐使用。[5]包括四个板块,分别为人体测量、膳食评定、整体评价、主观评定,共18项问题,总分为30分,营养状况不良总评分<17分,营养不良风险者总评分为17-23.5分,营养状况良好总评分≥23.5分。

3.饮食自我效能评定

心脏病饮食自我效能量表(CDSE)的内容符合中国老年人饮食自我效能评价的需要,因此本文采用CDSE进行饮食自我效能评定。该量表包括特定饮食行为信心、不同情境下保持健康饮食信心、饮食相关技能信心,共16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总分16分至80分,非常没有信心、比较没有信心、有信心、比较有信心、非常有信心对应的分数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分数越高表示饮食自我效能水平越高。[5]

4.心理健康状况评定

采用Yesavage编制的老年抑郁量表(GDS)中译本,该GDS量表基础为Brink等30个项目。被调查对象根据量表问题回答“是”与“否”,如果与预设答案相符则为1分,最高分为15分,无抑郁精神症状得分0-4分,轻度抑郁得分5-10分,重度抑郁得分≥11分。[6]

二、结果

(一)微型营养评价得分情况

微型营养评价平均得分为25.62±1.83分,实际测量结果最大值为29分,最小值为20分,其中有3例营养不良,者40例营养不良风险,107例营养状况良好者。详见下表。

(二)饮食自我效能得分情况

饮食自我效能平均得分51.07±9.56分,实际测量结果最大为78分,最小为26分。

1.抑郁程度情况

150名被调查住院患者的抑郁程度情况:105例无抑郁症状者,占比70%,33例轻度抑郁者,占比22%,12例重度抑郁者,占比8%。详见下图。

2.营养状况与饮食自我效能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住院患者的MNA得分与饮食自我效能呈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0.162,P<0.05)。

3.营养状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789,抑郁程度得分不同,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高,其营养不良的风险越高。

三、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饮食自我效能与营养情况呈正相关,班杜拉理论表明自我效能与健康结局密切相关,能够预测健康行为,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自我效能越好,其健康也越好。[7] 本研究中老年人的饮食自我效能平均得分略高于其他学者研究的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结果的营养状况良好的比例也稍高,与文献报道一致。[5]说明患者饮食自我效能越高,其营养状况会好一些,因此临床护理中要特别关注饮食自我效能低的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以防其营养状况不佳。本文结果表明抑郁情绪是影响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心理状态和营养状况是互相影响的过程,心理抑郁会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又会加重心理抑郁,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抑郁症状通过促进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从而影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最终导致营养不良。[8-10]因此,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才能保证营养吸收,老年人住院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才能利于病情恢复。本文通过研究老年人住院患者营养状况与饮食自我效能、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开展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干预活动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齐玉玲,高航,张秀敏,范依宁,韩超,张小伟,罗盛,李伟.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17,31(01):26-28.

[2]张源源.老年住院患者營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7.

[3]郑勇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卷缺失(26):18,20.

[4]陈海光,杨清萍,杨爱红.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7(01):99-100.

[5]张梅霓.天津某社区老年人营养状况、饮食自我效能及健康控制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

[6]王丹,郝瑞瑞,姜春燕.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对预后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6):1571-1574.

[7]毛晓群.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山大学,2005.

[8]杨支兰.汾阳市城区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

[9]叶国英,李斯俭,邱艳茹,韩燕红,杨娟.敬老院老年人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08(06):21-23.

[10]饶建军.北京通州区农村社区老年人营养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610368125)

作者简介:李苹苹(1989-),女,硕士,助教,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疫苗。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慢性病心理健康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饮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