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PPT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研究

2018-05-14范宇孔宪佐

科技风 2018年34期
关键词:协调控制并网燃料电池

范宇 孔宪佐

摘 要:本课题围绕光伏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协调控制展开研究,首先建立光伏电池并网的整体模型。其次在分析电池单体及堆栈的发电原理,用基于电极的微观动态电化学电势建立燃料电池的数学模型,最后,将燃料电池及光伏电池集成子模块,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光伏电池功率与燃料电池功率的和总是10kw。在此基础上,将光伏电池与燃料电池等效为两个直流源,通过一系列电力电子器件,并入电网,仿真结果证明,光伏电池和燃料电池混合并网系统可以向电网提供稳定的功率输出。

关键词:光伏电池;燃料电池;协调控制;并网

1 绪论

本文建立一个关于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的完整可控的系统并进行仿真是分布式发电技术研究的核心。研究分布式发电的效益和可行性,以及处理不平衡负载、系统谐波等问题,都可以归纳为分布式发电的暂态和稳态响应问题。

以可再生能源光伏电池(Photovoltaic Cell,PV)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为代表,模拟当其中一个能源供电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电源的功率变化。在功率指标控制约束条件下,协调两种电源各自的发电量,保证并网条件下,稳定可靠的电能供给。

2 基于MPPT的PV和SOFC协调控制策略

協调控制就是系统能够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合理调节能量流动,实现系统的最优化操作。

光伏电池和燃料电池都属于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都没有传统电源好,所以需要确定光伏电源和燃料电源的相关性,作为控制速度与控制强度衡量的标准。

相对于燃料电池来说,光伏电池的可控性稍差一些,因为光照强度是大自然决定的,是不随人的意志改变的,无法控制太阳能电池板接收所需要的能量,所以,本课题采用控制燃料电池的数目来控制最后发出的总功率。

在白天光照强度大的时候,光伏电能可基本满足需求,就不需要启动燃料电池;在晚上以及阴天无光照的情况下,光伏电池无法供电,就需要启动燃料电池供电,以满足需求。冬季,白天光照强度不大,光伏电池同样无法满足需求,也需要启动燃料电池来补充不足的部分;燃料电池发电时产生的废热可在冬天为住户供暖,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利用率,节省住户的供暖费用。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光伏电池的电能全部供电,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的协调控制方法,即用燃料电池补充不足电能。相对来说,燃料电池的发电量比较可控。

3 PV与SOFC协调控制仿真分析

本课题PV与SOFC协调控制模型在Matlab/Simulink软件的实现。Signal Builder模块提供太阳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PV模块中实现MPPT功能,输出是功率。设定额定容量10kW,得到Ps给定,再经过SOFC模块得到实际输出的功率Ps。本文PV输出功率与光照强度的变化是一致的。图1的曲线图是两者输出功率的总和。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仿真结果实现了额定容量10kW的要求。

PV与SOFC协调控制并网分析。基于上述分析,PV与SOFC的协调控制输出功率满足了要求后,在 PV与SOFC在输出功率满足上节的变化曲线的前提下,输出电压与电流的变化。由于PV与SOFC发出的均是直流电,基于此,可以将PV与SOFC等效成直流源,设定输出为400V,通过直流母线,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器件并入电网。图12是PV与SOFC等效成直流源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进行并入电网仿真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得出,PV和SOFC混合并网系统可以向电网提供稳定的功率输出。

4 结论

本课题采用光伏电池的电能全部供电,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的协调控制方法,即用燃料电池补充不足电能。相对来说,燃料电池的发电量比较可控。对PV与SOFC的协调控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系统图,通过系统图,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出仿真模型,并且对其进行了分析。最后将PV与SOFC等效成两个直流源,并入三相电网分析,得出了结论:PV和SOFC混合并网系统可以向电网提供稳定的功率输出。

参考文献:

[1]周德佳,赵争鸣,袁立强,等.具有改进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及实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31):94-98.

[2]刘邦银,段善旭,刘飞,等.基于改进扰动观察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9,24(6):91-94.

[3]梁才浩,段献忠.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12):53-56.

猜你喜欢

协调控制并网燃料电池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并网光伏电站特性及对电网影响的研究
协调控制方式下炉主控延时逻辑对煤水变化关系的影响及应用分析
新能源电厂并网安全管理及消纳的若干研究
AECS—2000在机组AGC控制中的应用
秦山二期扩建机组汽轮机冲转并网的风险与分析
汽车制造商助推燃料电池“加速”
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汽包水位协调控制
几种新型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光伏电站阴影遮挡测试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