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2018-05-14程光安

党政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党史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

程光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中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研究党史、国史,是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养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时期,在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阶段,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研究党史,对于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领导干部则是这支先锋队中的先锋,是这支先锋队中的“关键少数”。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提出“正確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的著名论断,充分阐明了党员领导干部对于推进党的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学习和研究党史对培养党员干部综合素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文化素养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自觉的历史意识、十分注重历史思维、善于以历史眼光分析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学习历史一定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要以自觉的历史思维从以往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这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做好现实工作的需要。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史,也是一部继往开来的发展史和探索史。其中,有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也有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索;有经过不懈追求后的成功经验,也有因思想、路线、策略的失误而带来的教训。可以说,百年党史精彩纷呈,体现着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辩证法。

例如,为什么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个世纪之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通过多种途径试图挽救民族于危难,有旧式的农民运动,有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也有新兴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但是各种救国方案均告失败。就在山河破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状况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在挽救民族危亡之路上迎来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阶段性革命目标是推翻国内外反动势力统治,实现民族解放,在理论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论者。

又如,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不断调整阶段性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政治智慧的体现。1931年党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压倒国内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土地革命路线已不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西柏坡村举行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是一个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充分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对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对党的关于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历史的学习,一方面可以看到党的土地政策顺势而为、因时而化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又能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工作路线,这些对丰富党员干部的历史文化素养,提升工作能力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2.夯实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是党员干部思想境界、理论水平、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理想信念、人生追求、道德修养等的集中体现。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高低,决定着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乎党的生命。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要求从总体上来看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和阶段性任务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历史方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数党员干部依然存在党性意识不强、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有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道德缺失、缺乏号召力、组织纪律涣散、党员意识薄弱等,在部分党员干部身上,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

党的历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近百年以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1928年,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夏明翰在武汉被捕。敌人对他施以各种酷刑,夏明翰坚贞不屈,宁死不降。两天后的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夏明翰昂然写下了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大义凛然、气壮山河的战斗诗篇,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多少年来,夏明翰和他的就义诗,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不惧牺牲,英勇奋斗。

在黨的历史上,像夏明翰这样坚持政治立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甘愿牺牲一切的优秀共产党员还有很多,如蔡和森、瞿秋白、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他们在严峻的斗争形势下不忘肩上的革命担当与时代使命,严守党的秘密和政治规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无私奉献,他们是点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画卷上的一座座丰碑,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向前的旗帜。

学习党史,就是要继承和弘扬先辈们坚守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的精神,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为实现党的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筑牢思想政治基础。

二、有利于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呢?以下三个维度应是学习和研究党史不可偏颇的视角。

1.准确把握党史发展的主流、主线、主题和本质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与主线?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就是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那么,党的发展史的主流和本质是什么呢?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锲而不舍的奋斗取得了伟大胜利,始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切实推进和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就是党史的主流和本质。

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多次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是党员干部学习研究党史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和政治责任。

2.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党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曲折与失误

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还要正确认识党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曲折与失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永远是一个无限接近真理、螺旋式上升的活动。迄今最为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随着人类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如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

产党宣言》先后有七篇序言。这说明理论有一个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成熟的过程,那么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必然也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中,由于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经验的不成熟,难免会在思想路线上和实际工作中发生暂时性的曲折与失误,实属正常现象,这既不是党史发展的主流,也改变不了史发展的主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左”倾路线的错误指导,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也曾出现极“左”路线的长期干扰,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这些曲折和失误都没有改变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相对于党史的主流与主题而言,这些是支流。

正视和总结历史上曲折和失误的目的,就是要汲取历史教训,从中探索出防止重犯错误再走弯路的正确办法和对策。恩格斯说过,一个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一个阶级是这样,一个政党也是这样,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善于从自己的曲折和失误中汲取前进智慧的政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和优点,党的两个“历史决议”就是证明。

3.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学习和研究党的发展历史的根本原则,党的历史上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今天推进现实工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

近年来,有些人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公开发表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言论,大肆攻击党的历史,歪曲和丑化党史人物,否定党在各个历史阶段取得的伟大成绩。这些人中既有文化名人、国企老总、社会名流,也有一些来自基层的党史学习者和党史研究者。一些以战争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肆意歪曲和解读党史、过度娱乐化党史人物和党史事件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段时间,甚至有网民发布怀疑雷锋、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言论。这种否定党和国家伟大发展历程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值得警惕。1936年,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先生的集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中国最大幸运,就是永远有层出不穷的英雄,但是,遗忘英雄、亵渎英雄不应成为中国最大的不幸。必须纠正和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对此,党员领导干部责无旁贷,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党史中一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其发生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有了透彻的认识与了解,才有底气和能力回应和驳斥这些否定党史、军史和国史的现象。

三、有利于提升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领导干部读点历史,不但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还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1.能力不足等“四个危险”的长期存在

能力不足是新形势下许多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党的“四个危险”之一。主要表现是在问题面前,有些党员干部束手无策,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出现了

“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本领恐慌”现象。主要原因是当前的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单靠原来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眼界已无法应付,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多方面知识,运用多角度思维才能找到化解矛盾之策,如底线思维、世界眼光、历史的思维等。不少党员干部,基本的工作技能和文化知识、工作经验都是具备的,但是对历史知识还缺乏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在做具体的工作时,历史思维还不够。

正是在这层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2.党史是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最好“营养剂”

如何化解部分党员干部存在

“本领恐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在党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曾以坚韧的探索精神和智慧,开创了许许多多独特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

例如,1928年江西遂川蘇维埃政府颁布《施政大纲》,其中有这样三条规定:不准虐待儿童,废除债务,废除买卖婚姻。这三条规定本应受到老百姓热烈欢迎,但是大纲发布之后,苏维埃政府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老百姓对施政大纲的反应相当冷淡。苏维埃政府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后发现,遂川县地处江西西南山区,经济不发达,教育十分落后,当地绝大多数群众根本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比例很高,很多人既不认识政府布告上的文字,更不理解大纲条款的含义。原来,问题的症结不是党的政策不好,而是党对群众的情况不了解,是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出了问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工作方法不接地气。于是,经过认真研究之后,遂川苏维埃政府决定采用当地老百姓的语言,对《施政大纲》中的条款进行调整,将“不准虐待儿童”改为“不准大人打小孩”,将“废除债务”改为“借了土豪的钱不要还”,将“废除买卖婚姻”改为“讨老婆不要钱”等老百姓即看得懂又愿意接受的表达形式,终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同样,大家都熟知的红色歌曲《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歌曲的内容来源于战争年代中央为严肃军纪对革命军人提出的纪律要求,通过用歌唱的形式,广为传颂,为党建立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提供了严格的纪律保障。

这些党史中的经典案例,充分说明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善于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寻求工作方法突破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依然是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需要不断传承和发展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要善于学习历史,总结和运用历史发展规律,就能够大致判断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探索出来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员领导干部只有通过研读党史,深入了解近百年来党的发展历程,才能在实践中将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思想落实到实处,坚定砥砺奋进的信心和勇气。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 王 玉)

猜你喜欢

党史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