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太姥山记

2018-05-14骆昌芹

浙江林业 2018年3期

骆昌芹

当我们的旅行车开出福鼎县城的时候,清晨的阳光已洒满路面,为蔚蓝的港湾和赤橙的冈峦添上一层金黄的色彩。

目连峰的阳光与色彩

大约过了40分钟,车子驶入一片丘陵地带,一重重绿油油的茶山映入我的眼帘。那忽浓忽淡的绿色,整齐地排列着,一直延伸到山的另一边,让人想要一探究竟。用力深呼吸,满满的茶香便迎面扑来,一种莫名的满足感油然而生,陪行的导游告诉我:白琳到了。我蓦地记起,闻名遐迩的“白琳工夫茶”,原来就出在这里。

我们驱车前行,沿着斜坡登了约七八里路,只见峡谷中一丝溪水蜿蜒流过,偶尔还听见它叮咚的响声,这就是目连峰。抬头远眺,只见一座峭拔的山峰,宛似目连和尚背负着婀娜多姿的圣母耸立云端。尽管早就听说太姥山以“峰峦峡谷,石景林立”而著名,但看到目连峰的姿态,更是惊叹自然的鬼斧神工。真不知道哪来的神奇雕塑家,竟凌空琢成如此形神逼真的艺术品!我看着这天然的雕像,顿时忘了疲累,脚步也矫健起来。

转过一道隘口,已到国兴寺前。这寺原建于唐代乾符年间,距今已1000多年,几经兴废,现在只剩下几间民房式的建筑物。房前的大片空地上仍留着许多根石柱,或屹立于废址之上,或横卧于榛莽之中。据记载,当年建寺石柱共360根,由此可想此寺的规模。废址的墙基上,刻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佛像,气势轩昂,这片略显荒芜的建筑却仍有着佛法威严,让人心生敬畏与虔诚之心,不愧为唐代的艺术珍品。

从国兴寺左转,更恍似进入仙境。奇峰异洞,美不胜收。登上陡峭的山路,迎面而来的便是“仙人锯板”。左侧已被“仙人”锯成了薄板;右侧大半虽尚未开锯,但已勒下一道道清晰的“墨线”痕。在它后面,“云标石”耸出云端,像是从右边山崖凿开的一块重逾万吨的矩形石,飞落到左边约200米外的峰顶。“云标石”的下端有一个大缺口。所缺的部分,又与下面的山峰浑然一体,其色相同,其痕吻合。“云标”2字乃是由明代崔徽中、谢在杭题刻的,既是指向通往白云古刹的标志,也可以理解为通向云天深处的指示。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稍近的崖顶上,有两块一大一小的岩石,俨若“金猫扑鼠”,作一追一逃状。右首峰岭重叠,有“金猴看镜”“二佛谈经”“龟蛇会”等胜景,一幅幅都神情逼真。面对这满山怪石像“百兽率舞”,我真疑心闯进了“仙家的动物园”。

过了“云标石”,导游引我们钻进“一线天”。记得徐霞客游永安桃源洞“一线天”后曾写道:“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我前不久游永安桃源洞,也深以徐霞客所说为然。哪知这太姥山的“一线天”,比永安的更大,更逼真。

过此而西,我们来到“升天台”。一峰像擎天玉柱,巍立于青冥之上。传说太姥当年于此仙去,有一金龟欲随她飞升,被她踢了一脚,遂从崖顶滑落崖底。那金龟至今仍在努力攀登,头、尾、肢、干,无不酷肖。崖顶一石,酷似一只翘立的绣鞋,传说是太姥腾空而起时从脚上掉下来的。

“升天台”下有一寺,名“一片瓦”。寺庙依崖构筑,以岩为瓦,故得名。遥望“一片瓦”禅寺,青瓦覆顶,奇峰为栏,寺庙周围千奇百怪的峰石,掩映在浓绿之中,微微露出部分,却也各有形状,有的似金鸡,有的像神龟,还有如战马一般的,“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并不虚言。

石灰岩洞的幽奇和梦幻

我们顺着山路前行,只见芳草菲菲的一個石灰岩洞口,半壁上雕刻着“别有洞天”4个斗大的字。来到洞口,风声呼呼,流水呜咽,阴凉的风夹带着潮湿的气味,从洞口喷出,使人毛骨悚然。

向导手持火把,我们紧跟进洞。洞宽不过1米,高约2米。洞里一片漆黑,暗河蜿蜒,石笋曲径,忽上忽下,踏着前人走过的足迹,时而侧身而过,时而匍匐前爬。怪石嶙峋,苔滑难行,稍一疏忽,就会跌进“地狱”,可我们心甘情愿,经受了一个个惊险的场面,饱尝了古洞探幽的乐趣。

随着跳动的火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带有梦幻色彩、超脱凡尘的艺术宫殿,洞内奇景多得使人应接不暇。刚刚看见“把门将军”,一转眼又出现3顶“乌纱帽”。略不注意,成串的“荔枝”“葡萄”还会碰破头。我们步步深入,景色不断变幻,不知不觉来到“仙界”,喏!一片连绵山坡的“仙人田”。田里丰收的“仙桃”令人垂涎欲滴。闪耀着珠光的宝塔,屹立在一边。

峰回路转。我们走进了一座巨大的穹形大厅,顿觉胸襟开阔。昂首望去,一串串钟乳石如冰柱倒悬,抛石击之,宛若“古刹钟声”,嗡然作响,一群蝙蝠被“钟声”惊起,盘旋飞舞。大厅一角的上空,隐约可见“八仙”在云端里飘浮,如梦似幻。

数不清转了多少弯,爬了多少幽谷和山岭,我们终于来到了“天宫大殿”。巍峨挺拔的擎天巨柱高达10多米,五六个人也不能合围,它顶天立地地支撑着洞天之顶。上面刻着的观音菩萨站在莲花座上,有一童子跪在地上虔诚膜拜。远处巨龙穿云,威武雄壮。面对着大自然的杰作,众人皆赞叹不已。一滴滴玉液琼浆浇筑成这么大的巨柱,得历经多么悠久的岁月啊!

柳暗花明又一景。看!“五更晓星”。果然,天际高挂明星一颗,闪动着耀眼的光彩。宛若晨曦微露,天将破晓,越走越明,转过一个角度,豁然开朗。一个高约20多米,宽约60多米的巨大洞穴,迎着灿烂的阳光敞开了它博大的胸怀,风声、水声全留在我们背后。近2个小时的洞内探奇结束了,这梦幻般的旅程却让人余味深长,回味无穷!

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在2亿多年前是片汪洋大海,沉积了厚达300多米的石灰岩。之后,海底上升为陆地。石灰岩不断地被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的地下水所溶蚀,孔隙越来越大,天长日久,岩洞就被雕塑成空灵奇幻的地下世界,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古今游客。

夜已渐深,我们在峰顶的摩霄庵住了一夜。位于太姥山巅的摩霄庵,又叫白云寺,相传是开山鼻祖白云禅师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创建。在其背后有一石室,便是摩尼宫,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摩尼教遗址。摩尼宫前面,有块平坦的石块,前头翘起,酷似一艘待发的渔船。径直走至悬崖的边上,便是“七声应”,振臂高呼,便可听见从对面的山峦传来接连不断的回声。

次日平明,天色已霁,带着稍许的希望登上了“观日台”。旭日已隐约出现在半空。远处是浩瀚的东海。太姥山腰,白云缭绕。从银雾中涌出9座山峰,仿佛9条大鲤鱼跃波而出,那就是“九鲤朝天”。作为太姥山最壮观的花岗石风景,正在逐渐褪去白纱,展现它的雄伟与壮阔。为首的一座,又是神工雕塑的杰作。鱼头、鱼尾、鱼腹、鱼目……丝毫不差。今天,“九鲤”却像是长空的风帆,在云海上破浪前进。我想太姥已仙去几千年,如今该想回来了吧?那片片欲上青天的云帆,不正是去迎接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