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行业猫腻多 “价格游戏”水很深
2018-05-14
近年来,家装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以往的“马路游击队”逐渐被家装公司和建材市场取代。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商家玩起“价格游戏”,先抛出“低价”诱惑再“低开高走”,或者千方百计从质量上“降成本”,让消费者苦不堪言。
家庭装修是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家装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以往的“马路游击队”逐渐被家装公司和建材市场取代。但记者日前走访北京家装市场发现,家装行业依然“水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商家玩起“价格游戏”,先抛出“低价”诱惑再“低开高走”,或者千方百计从质量上“降成本”,让消费者苦不堪言。
加价手法花样百出
“全包套餐56000元”“全屋精装68000元”“58000元即可拎包入住”……近日,记者以顾客身份走访北京多个家装市场发现,“低价全包”几乎是所有装修公司的销售人员通用的揽客口号。
多家装修公司的销售人员介绍,这些装修套餐包含了地砖墙砖、墙面处理、卫生间四件套、吊顶和顶角线等各种材料、人工,非常实惠。然而,记者采访发现,这些看似优惠的“低价套餐”往往难以实现。
张先生在北京天通苑南一区有一套60平方米的老房子,今年打算装修成婚房。在咨询了3家装修公司后,张先生选择了一家4万元全包简装方案。但装修开始后,张先生发现,4万元根本不够。
“今天说五金需要加钱,明天又说勾缝需要加钱。不加钱就无法开工,可这些费用当初都没说过。”张先生称,房子装修完一共花了近5万元,比报价整整高出了近1万元。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打着“全包”旗号的装修公司会先故意删减部分项目,以降低报价。施工过程中,他们再以各种理由增加费用,消费者往往没有选择余地,导致最终实际装修费用比起初报价高出很多。
减配减料手腕多多
在不良公司的“小算盘”里,除了价格上的“加法”,还有质量上的“减法”。
“装修公司和工头给的报价单上只是简单写了需要哪些材料,并没有说明到底是什么牌子和什么规格的。”北京的李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遭遇到的装修“陷阱”。记者在装修公司给李先生的报价单上看到,上面只用了一些模糊的表述:柜体、柜框用大芯板,实木收边,水泥,刷界面剂,纸面石膏板封面。
而在实际中,这些材料品牌、型号、规格千差万别,品质和价格的差距也非常大。一位建材老板表示,同一品牌的同一类材料也会分一级品、二级品等,不同品牌、等级的材料价格和质量都有不同。
从事家装工程多年的刘师傅透露,一些装修公司为了牟利,利用业主不了解装修材料和工艺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偷工减料和以次充好来换取相应的利润。
口头承诺难以兑现
为了吸引顾客购买建材或家具,有的公司会在签单前给顾客一些口头承诺,后期再以各种理由拒绝兑现。
“我家厕所墙面用了两种瓷砖,想做一个‘渐变色。两种瓷砖的价格不同,在店里时销售人员说怕不够用,要多带几块砖,都按价格高的那款先付款,后面再多退少补。没想到后来送货时带的都是价格高的,说价格低的没货了。”回忆起几个月前的装修经历,王先生大呼上当,“不是专业人员根本提防不了,这里面猫腻太多了”。
赵女士也遇到了公司类似的口头承诺。“家里装修要给厨房做地砖上墙,需要20×20的小砖。买的是80×80的地砖,需要切割成20×20。买的时候销售人员承诺可以帮助切割,用不完的都可以退。结果真有一堆没用完,他们却说切开的砖没法退。”
瓷砖销售人员解释道:“我们本来可以送大砖上门,由她找工人自行切割,用不完的整块砖自然可以退。但我们是切好再送过去的,这怎么退?”王女士无奈地摇摇头:“销售当时接待我的时候一脸真诚,一口一个姐姐地叫着,忽悠我付了全款,还让他们多挣了一份切割费。以后再买建材,说啥也不会再付全款了。”
行业“潜规则”需多方治理
当前裝修行业普遍存在大量违规行为,诸多从业者通过不正当手段大肆坑骗消费者利益等现象,在行业内却被视为正常行为,早已形成维护群体利益的行业“潜规则”。
行业“潜规则”需多方治理。以西安为例,2010年以来,仅西安市各类室内装饰企业就达2000多家,产值逾百亿,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室内装饰管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室内装饰行业的管理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对于装修行业的诸多陷阱,业主们一定要擦亮双眼,进行房屋装修时,应聘请具有装修资质的公司,注意查看选用的材料和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一旦出现装修违规行为,可以向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投诉。
(《工人日报》2018.6.1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