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放牧方式和补饲
2018-05-14张亚娟单继财
张亚娟 单继财
摘要:本文介绍奶牛常见的放牧方式,即连续放牧和轮牧(条牧、集约放枚)。连续放牧是指在一个特定草场上整年或整个放牧季节内不间断地放牧;轮牧制度指两个或更多的草场按设计好的顺序有计划地轮换进行放牧和休憩。放牧不能满足高产奶牛的所有营养需要,因此需要进行补饲,并且补饲可以使牛奶生产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奶牛;连续放牧;轮牧;条牧;集约放枚;补饲
中图分类号:S82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4-0017-01
1 连续放牧
连续放牧是指在一个特定草场上整年或整个放牧季节内不间断地放牧。这种制度适合于中等载畜量的情况,而且要定期调整牛群数量,避免放牧不足或者过度放牧。与轮牧相比,连续放牧的优点包括:降低了安装篱笆和饮水设施的成本,减少了管理强度和劳力需要。连续放牧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不能像其他管理制度那样牛群数量可灵活变动。另外,在最高生长季节,草场载畜量必须比最大载畜量低,以避免在牧草慢速生长季节会过度放牧。通常来说,放牧的牛群偏爱某些品种的牧草。不仅如此,还会返回来采食重新生长出来的同种牧草,这种选择性采食会降低这些品种牧草的长势。最后,牛群经常偏好采食草场的某个部分并导致施肥不均。
2 轮牧
轮牧制度指两个或更多的草场按设计好的顺序有计划地轮换进行放牧和休憩。这个制度使牧场上大部分牧草得到采食并在间牧时可以休憩,使牧草保持茂盛和茁壮。轮牧使用定时的原理,对每一个草场的放牧期或者再生长期进行规定。放牧和休憩期的长短由牧草生长速度决定,而其生长率依赖于季节、水分、施肥和牧草品种等因素。每次轮牧的牛群数量可以固定也可以有变化。
轮牧与持续放牧相比,更要求奶农充分地利用不同品种牧草的生长习性、草场条件和动物的需要来分配放牧地,这样有助于提高草场的持久性和生产力。牧草在生长季节里得到恢复,允许其分蘖和生叶基本上自由进行,有利于补充根部养分储藏;这种放牧制度通过促进高植株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的生长提高了草地生产量;更多的营养成分以牧草形式供奶牛采食,减少因遭踩踏、粪便污染造成牧草的死亡或腐烂带来的损失。
轮牧制度也强调均衡放牧,有助于防止过牧和放牧不足,保持禾本科和豆科牧草之间的良好平衡。此时,奶牛对牧草的适口性几乎没有选择。这种管理制度由于保证了草场始终处于理想状态,提供了更多营养素。通过高强度放牧或休憩期收割的办法有助于防止禾本科牧草的抽穗。轮牧还有助于控制寄生虫,尤其是肠寄生虫,适当的轮牧计划可打破肠寄生虫的生命周期。
轮牧制度有几种类型,包括条牧和集约放牧制度。①条牧。实施这个管理制度时,奶牛放牧于条状草场,有的草场大到够整群牛采食幾天,而有些只是一小块草场放牧时间少于1天。与连续放牧制度相比,条牧可以减少10%—20%的浪费,从而相对提高了牧草的利用率。条牧可提高单位面积草场产奶量;由于草场的营养价值的消耗相当恒定,牛群奶产量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即使个体单产没有提高,条牧还是靠提高单位面积草场的载畜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条牧也减少了粪便、尿液和踩踏对牧草的污染和损坏;条牧时牛群更容易安定下来稳定采食,也更安静。②集约放枚。几种有独创性的集约放牧制度已经表明,能提供和收获最大量的优质牧草,利用最佳质量的牧草放牧最高产的动物并且增加效益。许多放牧制度都是进行短期集约放牧。一般奶农喜爱传统的草场分割(直角形)方式,把大草场分为相等面积或生产能力相近的小草场并用篱笆隔开。
有些短期放牧同时管理两组奶牛:第一放牧组和第二放牧组。这种制度为产奶牛提供质量最好的草场。高产奶牛的能量需要高,称为第一放牧组,先采食第一块小草场上的优质部分(叶子),然后转移到第二块新鲜草场。干奶牛或者后备牛的能量需要低,称为第二放牧组,高产奶牛转移后立即进入第一块草场。每块小草场上都连续实行这种管理制度后,再从头循环形成周期。这个制度中设置第一放牧组和第二放牧组的主要益处是提高第一放牧组的生产性能;主要的局限性是必须要保持两组不同生产水平的小群体的平衡和载畜量及草场面积的平衡。
3 放牧牛群的补饲
与圈养动物相比,给放牧动物平衡日粮更不容易。在放牧季节里,草场质量的变化影响养分的浓度、可消化性以及饲草的采食量。需要经常对放牧采食量和草场质量进行调查并对补饲制度进行相应调整。另外,很多奶农选择在挤奶时给奶牛补饲,因为刚好此时奶牛都集中在饲料储存间附近。但是,每天2~3次采食大量精料会干扰瘤胃功能并降低饲料消化率,特别是饲草消化率。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奶牛放牧的时候补饲,但可能要求更多的劳力并需要在每块草场上放置饲槽。很多独特的补饲方法都正在测试中,其中包括用便携式的程控饲喂器。最终实行何种制度还取决于收益率这一重要决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