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在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探讨
2018-05-14荆墨钧
荆墨钧
摘 要: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阶段中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之一,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会感觉非常吃力,即使付出很多的精力和努力,但是收获的效果甚微。因此在信息时代下,我们还需要能够利用计算机来改善学习方式,探索新的学习途径,进而有效的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高中数学;学习
高中数学的内容广泛,抽象性强,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度非常大。为了学习好数学,我们有必要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当前先进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数学知识的形象性、具体性,进而不断的优化数学学习方式,提升数学学习兴趣。计算机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习素材,同时还能够通过趣味性的演示提升数学知识的形象性,接下来将结合本人的学习经验对计算机应用到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教学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沿地带,在教学和学习中引入计算机技術是必然的。计算机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带来课内无法获知的课程参考,同时具有操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因此信息化时代下,高中生数学学习中应用计算机是必要的。
其次,计算机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传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必须要边听课,边记笔记,同时除了课本外缺乏自主预习的工具和途径[1]。而且学习模式过于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数学学习的效率低,浪费大量的时间。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的课程资料,为课程的预习提供更多的途径和信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缩短学生的课业时间。而且计算机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交流学习知识,总结学习教训,共享学习经验等。
最后,计算机是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必要设施。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的教学中完全依靠板书和课本讲解的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和个体的发展[2]。高中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性强、逻辑性高、学习难度大的学科,因此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出现畏难心理,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但是计算机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扩展学习的思维和视野,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学习资料和讲解方式,有利于学生寻找最符合自身的学习模式,所以在高中数学中应用计算机也是个体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高中数学学习中计算机应用的方式和作用
(一)课前预习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的逻辑性强,如果学生仅凭借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很难有效的全部吸收数学知识,所以在课程的学习前,学生还需要加强对课程的预习。而计算机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了最便捷和高效的方式。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了解,包括其中涉及到的数学家故事、数学知识的发现、原理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一步学习和探讨的兴趣[3]。而且在对数学家的故事了解的基础上,也能够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比如在学习“概率论”的相关知识时,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查阅,可以了解艾狄胥的故事,在他三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算术,正是这种从小积累的方式才造就了他后来的成就,通过对这些事情的理解,也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即使是伟大的数学家也是从小积累,不断学习而取得的成就,进而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通过在课前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简单的了解,在听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问题上,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课堂学习中的应用,提升数学知识的形象性
计算机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进而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进而掌握这些数学内容。比如,函数教学,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函数的讲解中主要采用板书画图的方式,对图形的移动、翻转等进行平面的展示,需要学生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立体思维,才能够根据教师的图画以及讲述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解,同时由于函数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果学生无法有效的掌握函数知识,对以后的数学学习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将函数图像进行立体的展示,包括图像的移动、翻转和伸缩等,通过立体的图像展示和动态的变化观察,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抽象和复杂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不仅提升学习的效率,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三)课后复习的应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还可以应用到学生的课后复习中,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课堂的知识,丰富复习的资料,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数学课堂的学习基本了解了数学知识的内容,同时掌握了大部分的知识。但是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还需要加强课后的复习。传统的复习中,学生主要的复习材料就是课本的课后习题以及相关的练习手册。这些内容有限,而且重复率高,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的选择习题,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习题内容,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搜索相应的习题。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学生还可以实现对课堂知识的拓展,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内容中知识点多,内容结构复杂,同时抽象性强,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难度非常高的学习科目,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无法提升学习效率。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以及课后复习的效率,为高中生学习好数学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磊.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分析与建议[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8):3031.
[2]王春香.浅谈高中数学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若干问题[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5):203204.
[3]李修国.浅谈多媒体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