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8-05-14罗美婷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小学生音乐

罗美婷

一、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力

我们所听到的音乐,都是需要通过我们的听觉感知。所以,人们感知音乐美,也需要借助音响、耳机等工具。怎么样感知音乐,离不开音乐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体现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展现。每个人对于音乐的审美观不是一出生就有的,需要不断感知音乐的美来体现。所以说,审美教育有利于学生提升感知力。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对于音乐的赏析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音乐的歌词意境,创造的背景环境,表达的情感。音乐作品的创作,需要有一定的创造力。小学生的创造力需要不断的进行开发,让他们进行音乐赏析,可以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相应的得到提升。将这几个能力运用到其他的地方,也会对学生的发展更加有利。

3.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音乐兴趣

小学生处于好奇心很强的时候,对于新鲜的事物都会有一定兴趣。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可以让学生增加对音乐的兴趣。并且这种兴趣会在很长的时间内影响学生,甚至是永久性。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方向,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欣赏音乐,创造音乐,对未来的发展将会有促进作用。

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

1.教学过于专业化

很多教师由于对教学的精神实质没有进行透彻的理解,单纯的认为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应该跟专业的音乐教育是一样的,把小学生当成专业的学生要进行教育。认为音乐教育和语文、数学课程是一样的教学方式。例如,要求小学生的歌唱咬字、气息和专业的标准一样,不断的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演唱。乐器演奏的节奏音准也要求和专业的演奏一样。然而,这样的结果反而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程厌烦,无法产生兴趣。长期让学生在这个音乐氛围中教学的话,会慢慢的扼杀学生的音乐兴趣。

2.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枯燥。一学期的音乐课程,都是按照统一的教案,统一的形式进行授课的现象经常出现。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没有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受过去的传统教育影响,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核心位置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很多学校的教学方式仍然停留在过去当中,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这样一来,学生并不是在接受音乐熏陶,反而误导了审美教育的核心位置。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途径

1.赏析乐词,品味艺术美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语言生动形象,不同的词语构成不同的意境。音乐教材作为美的载体,以其丰富的艺术形象,精炼的文字,特殊的情感,展现了音乐的多样化。小学音乐教材,更是集中体现了语言的精髓,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各有各的特点。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把音乐中的词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学生体会到歌词中的意境。增强学生对于歌词记忆和欣赏能力,细细品味其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创设情境,感受音乐美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是需要运用到语言文字、音乐、物品、人物等真实的情境迸发出的情感,可以提高音乐教學中的审美教育。让学生更加真实的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从而陶冶个人的情操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关键人物,就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学能力。要让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愉快的环境教学中参与到学习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习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网络技术手段等,提供出一个美轮美奂的音乐实景。让学生从多种方面感受音乐美,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3.熏陶感染,体验情感美

音乐审美教育需要依靠情感的渗透来进行感染和陶冶。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感渗透让学生体验到情感美。对于音乐教材中的作品,要进行充分的理解,掌握音乐家作曲作词的情境和想要表达的意境。把音乐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传递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作品的内涵以及丰富的情感,提升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4.思维引导,培养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也需要学生很好的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但是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教学过程中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审美能力的人。小学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是审美方向树立的关键时期,合理的引导学生拥有自己的审美能力是最关键的任务。

5.开展活动,提升鉴赏能力

音乐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授课,还应该注重音乐实践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教学环境,尽最大的可能让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创造更好的音乐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学校可以在节假日或者是每学期举办艺术文化节等不同的时间点,举行不同专题的艺术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获得审美感悟,最终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6.探索音乐,激发审美创造潜能

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激发其进行音乐探索,最终挖掘出学生的音乐才能。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仅是跟音乐相关的,也可以和其他方面的创造性思维紧密结合。但是学生的音乐创作才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培养和激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丰富的音乐教学手段。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激励学生进行音乐分析和音乐创作。例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赞扬,肯定学生的才能。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让学生用情景剧来进行排演,体会歌词表达的意境。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乐器,即兴让学生进行创作,开拓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结语

审美教育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是无法替代的。我们应该要让更多的小学生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培养出自己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师作为学生的方向标,更应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浅析,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小学生音乐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音乐
我是小学生
音乐
秋夜的音乐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