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

2018-05-14刘秀兰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元法错觉解析

刘秀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下面就结合在教学中的案例谈一下浅显的认识:

一、复杂运算

在数学运算过程中,经常会有复杂的某个式子重复出现导致书写繁琐和计算复杂,如采取整体换元的方法就会迎刃而解,即将此复杂的式子用简单的A或B或其它字母代替。例如解分式方程时用到整体换元法,举例: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如果设 ,那么原方程可化为 ,然后去解就容易多了。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换元法的优势,可以请两个同学上黑板展示他们计算的结果,一个用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去解,一个用换元法去解,请大家体会一下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和优劣,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有可能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但是比起他们在态度和价值观上的收获还是值得的。

二、眼睛的错觉

数学这门学科中,几何图形占了部分比重,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何里的一些错觉图形。拿出你们的尺子试试吧~

1.长短错觉

同学们,快来拿尺子量一量,图中两条线一样长吗?

解析:一样长(有没有被骗到呢?)

2.梯形错觉

红线与蓝线一样长吗?

解析:看起來红线比蓝线显得长一点,尽管它们的长度完全相等。小于90°的角使包含它的边显得短一下,而大于90°的角使包含它的边显得长一些。

3.三角形错觉

哪个颜色的线看起来更长?

解析:看起来绿色的线比红色的线长,虽然它们其实一样长。

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我们完全相信眼睛的话,很可能得出一些不符事实或与真理背道而驰的结论。此时,我们要相信严格的实验测量计算或逻辑推理。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在社会科学或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也会受到眼睛的欺骗而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和不符合事实的偏见。清楚这一点,学生会洞视、内省自己在为人处世、工作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行为和论断,并习惯于眼脑并用、以脑为主去思考,这种态度正是科学研究诸多方法论中较主要的一个。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大胆尝试采用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例如,在上数据的收集时让学生投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既有利于自己学习又有利于他人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再如,《全等三角形》的第二节内容,教材中共有 8 个探究,常规的教材处理是分 4 课时完成:第 1 课时是“ SSS ”,第 2 课时是“ SAS ”,第 3 课时是“ASA”“AAS”,第 4 课时是“ HL ”,教材的这种编排很容易让老师和学生接受,教师教起来也顺手。但是考虑到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能够灵活的应用。但是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需要三个条件,如何去选择条件,这样才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课堂设计中我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所需条件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猜你喜欢

元法错觉解析
用换元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睡梦解析仪
例谈消元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错觉极限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带入消元法
换元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有趣的错觉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