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同课异构思考

2018-05-14孙荣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异构一节课教学效果

孙荣华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别的课程不一样,特别是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要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师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法。

一、制定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如果教学目标制定的或虚化或大而空或多而杂,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低效。学生上了一节课,表面热热闹闹,却没有收到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最佳的重要途径。它既是高效课堂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据。《信息技术》小学阶段的目标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機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教师制定目标既要以目标为指南,还要在单元目标、单课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及实际经验制定出明确、具体、可行的每一课的教学目标,选准教学目标的重难点。比如: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设计要明确,否则学生的回答就不会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去;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幻灯片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一味追求画面漂亮,这样反而会分散了学生对重点内容和主题内容的注意力等。

二、优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教师应当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和自身教学能了对选择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设计和试教。同课异构的教学迁移依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并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其他教师的一些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可以被相互体会。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可以具体探讨某一类教材的教学方法,相互学习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比如:在教学word软件如何美化文字时,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最后点评提高的环节,既可以组间交流,也可以全班交流。

三、对同课异构的效果进行反思总结

教师在一节课结束之后要进行教学效果的总结,以便在下次授课中能够改进不足。这种总结一方面是要和自己在上课之前所做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检查其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只有这些问题都查找清楚,才能在下次课程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要从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性、创新性是否得到很好的激发,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程的知识。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反馈、同行和专家的评议,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出今后改进和完善的设想。比如:引入巧用Shift键时,在记事本中输入数学算式,如果老师想用“+”来引导学生认识如何输入双字符键的上档键时,可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因为学生可以使用小键盘区的“+”,根本不需要使用Shift键,这样就不易导入课题。老师在处理教材时,就需要使用其他的算式符号,如“<”、“>”等符号作为导入新课,课堂效果就好得多。

同课异构的实施促进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百花齐放,也让老师一周上同一内容不感到厌倦,更好地激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够起到对信息技术课堂进行合理优化的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很好的变革,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欢

异构一节课教学效果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深度揭示小数本质的课堂教学——四位名师《小数的意义》同课异构的分析与启示
凝聚与铺张——孙绍振教授《以丑、呆为美》两岸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后记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