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参与、重体验

2018-05-14许成查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评教思考问题教学活动

许成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习惯于“讲授”式教学,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同样期望老师可以详细的讲解问题并且呈现详细的板书解题步骤,然后去模仿记忆老师所给予的解题过程及结论。即便是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只是机械的接受,并不能完全明白“为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思考“为什么”。本来应该由学生自己探究的问题和结论,结果都被老师“代劳”了,进而使学生对老师形成了一种依赖。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处于一种“被思考”的状态,进而形成思维的惰性以及对问题思考的恐惧。

针对出现学生“被思考”的现象,笔者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已经完全没有被体现出来,相反都被老师 “代劳”了,这对于培养学生全面能力发展起了明显的阻碍作用,为此,还学生的“我想思考”、“我要思考”等权利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中是解决这个问题行之有效的策略,根据我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以下策略。

一、设置有效的课前活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设计是课前备课的关键步骤,而课前活动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在上课之前的复习、预习以及实验探究活动等对课堂的顺利进行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通过此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

二、设置巧妙的教学活动,从参与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展现思维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等的探索、发现以及推导过程,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也能够掌握广泛性的思维方法。例如: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后,提出探究活动 “多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学生自己画图探究,通过归纳猜想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此教学活动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巧妙的设计给学生提供方向性,让学生体会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由简单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化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参与其活动,学会了自主探究,归纳猜想及转化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自主思考问题的兴趣。这和让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结论相比起来,学生获得的成就感更多。

三、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应该始终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组织者: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时要留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与时间;作为引导者,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作为合作者,要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共同参与数学活动,与学生一起体验成功和挫折。

四、进行合理的分组,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目前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接纳,《基礎教育改革纲要》提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形成,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参与与体验学习效果的兴趣,避免了一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在课堂上无事可做。具体做法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四人一组(一名成绩优秀学生、两名成绩中等生和一名成绩落后学生)进行帮带,组长负责组内组员部分作业的批阅及辅导,展开小组讨论以及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都有事可干,有东西可学,促进每一位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五、学生互评、参与评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做题,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因为不检查,也不知道该如何检查,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互评、自评。具体做法可以是:(一)针对一个问题,学生给予的答案,让其他学生给做出评价,纠正,学生之间相互的评价可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自主评价的能力。(二)对于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作为“小老师”,上讲台讲解题目,其他同学对其作出评价。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又让他们在讲解过程中看到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到尽快的改正,促进他们的学习。

同时教学评估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而目前更多的是教师自评、同事评教或者专家评教等教学评教措施,笔者认为,参与教学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当属学生的评教了,因为学生自始自终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因而对教学的内容、质量和效果最有发言权,学生评教,能够获得更多的的原始数据,可以大大提高评教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学生通过评教直接参与教学管理,不仅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愿意思考,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而反馈于教师,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更加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对教学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反思,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

总之,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力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思考,想要思考”,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避免“被思考”的的尴尬现象出现。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最终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想。

猜你喜欢

评教思考问题教学活动
班主任如何正确的管理班级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评教工作改进与实践总结
按图索骥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