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2018-05-14王晓芬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主客体本质师生关系

王晓芬

师生关系自古就有,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并非独属于现代。而当代的师生关系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受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影响,师生关系中的新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即便表面风平浪静,内在也不泛暗流汹涌,尤甚者演变为师生对立。学生摔书本、罢课;老师拉扯学生、抢夺学生物品、将学生拖出教室不准其上课等。小学生自杀,中学生上课时冲上讲台砍杀老师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是当下中国教育的隐痛,对于老师和学生都会造成终身遗憾。我们呼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良性的教学带来裨益;另一方面,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主客体师生关系引发诸多反思。马克思理论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主体间的互动产生了人与人的关系。肇始于胡塞尔,发展于海德格尔、哈马贝斯等哲学家,主体间性概念自出世以来,从哲学领域迅速扩展到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同时引发了教育界的学者们和一线工作者们的深刻思考。如果从主体间性视角出发,该如何审视师生关系?

一、关于传统师生关系及存在问题

1.教师占主导地位导演,学生作为演员。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老师是言听计从,不得为二,教师就是摸本就是典范,不能超越,教师是绝对的主体。

2.传统教学侧重单向的输出,少有或没有反馈机制。如果单向的宣讲和说教,只是有教无学或无教盲学,根本显现不出教学效果,实现不了教学目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称之为教育。这种情形下的师生关系也不是完整和良好的人际行为模式。

3.所谓主客体行为模式讲究的是人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模式,并不具有主体间交往的特征。传统的主客体师生关系只是一种形似改造自然的合理性的行为活动或过程,而不是一种人与人的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实是一种异化的模式,它错误的将人之间的教育异化为一种和人有关但却与真正的人的成长、发展和完善无关的活动。

二、关于主体间性

我们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涵,认为主体间性是人自身作为本真存在的主体,在人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试图与其他主体所达成的一种可能性的关系。

国际关系建构主义者亚历山大温特认为英国拥有100枚核弹的威胁不如朝鲜拥有一枚核弹;美国的军事力量对加拿大和古巴具有不同意义;英国的导弹对于苏联和美国同样具有不同的安全内涵。温特用国际关系的假设恰当地揭示了身份建构之间的安全内涵,这对我们充分理解主体间性对不同角色之间的建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區别于传统的主客体模式教育观念,主体间性更多的强调人的本质和价值,认为人的真正的本质和价值在于其社会性的本质特质,在于主体间的交往之中所彰显出来的人之主体性以及主体意识和情感等。

这一方面涉及到有关身份的定义。身份是一系列关于自我的观念,涉及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将自我和他人区分等问题。身份的核心问题是“我或我们是谁”、“他或他们是谁”。一般而言,自我对他者采取三种态度:认同、排斥以及冷漠。认同指的是自我与他者联结在一起的心理和社会过程;冷漠介于两者之间,既不认同也不排斥,但具有两端转化的可能;排斥则与认同正好相反,指的是自我与他者相互区隔的过程。冷漠的后果是是为自我和他者带来关系上的不稳定感。研究表明,自我与他者存在认同的可能性,且两者的认同会为双方带来安全感。

另一方面,在对教育本质的争论中,我国有学者——郝文武教授认为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指导学习”,而现代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这一观点十分中肯地切中了现代教育本真性,本己性本质特征。教育本真是成人的职能与追求,教师的传导授业解惑不再是灌输式、填鸭式,而是激发与激励,顺人之性以治人则人无不可治。教学相长,使教育效果的最优化与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天性,学生实现自我,成为素质全面的人。

三、关于对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批判性理解

关于师生关系的说法自古不一,历史上一般分为教师中心说和学生中心说。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教师中心说都盛极一时,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等级森严,加上儒家学说多强调尊师重道,所以我国古代和近代师生关系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中心说看到了教师的巨大作用,但对其过分夸大,忽略了交往互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对学生强行灌输的一种教育模式。

学生中心说与此相反,它是批判教师中心说的产物,它的主要观点与教师中心说针锋相对,认为学生才是交往中的主导者,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居于从属地位。这一观点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所强调的“人的自由”,包括教育中的自由。学生中心说强调了学生的作用,但有其固有弊端:一般情况下学生仍是不成熟的产物,由于其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学生并不一定具备成熟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方式。此外,学生的人生际遇和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学生对于曾经没有听从某位教师的劝导而追悔不已。可见教师的作用仍然重要,学生并非教育活动的唯一主体。

在这两种传统师生关系模式之外,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开始进入一线教育工作者们的眼帘,它区别于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有以下几种界定:

1.它指代一种关系,包含共识性和统一性;

2.它是人与人关系的界定,而不是人与物、人与自然;

3.它是一种平等的价值诉求,而非主客体间的不平等的传统师生关系;

4.它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动态的社会关系;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论断: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无有效反馈的信号传递并非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只有双向平等有效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模式才是追求人本质的重要教育模式。

四、关于理想模式的实现

立足现实生活世界,生成学校自觉的文化精神。

我们基于现实思考,认为主体间性是需要现实基础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现实生活才是教育的真正根基,学校应该摒弃自在文化的影响,生成自觉的文化精神,学校自觉的文化精神才是人本真的生存方式、活法。

猜你喜欢

主客体本质师生关系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浅析“物我本相因”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从“反对阐释”理论看摄影艺术本体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
放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