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2018-05-14颜玮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硬笔书法国学古诗词

颜玮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性一直贯穿始终。小学语文对新一代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起着关键作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的过程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中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传承的根基,也是对个人品质、道德修养和潜在行为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呢?

一、将书法教学引入语文教学之中

书法是我国民族的传统,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育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而硬笔书法则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

因此,我认为应针对硬笔书法教育的实际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和尝试:

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态度,提高对硬笔书法的重视程度。教师要多宣传、多讲解,让学生、家长更好地理解和重视硬笔书法的文化传承意义和现实意义。学生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加强素质教育宣传,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多举办一些讲座,请书法家现场挥毫,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美。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影片,让学生知道书法文字是生活的浓缩精华,让学生认识到书法的魅力,提高学习动力,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合理设置课程,教学模式多元化。有关部门要对硬笔书法课程进行合理化设置,颁发具体的条例,真正落实。同时在教材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几种既有实用性又有文化意义的教材,选择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书法模板。同时,在小学识字、写字的基础阶段融入书法教育的文化和技法,让学生开始就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并持之以恒地养成习惯。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更多的体现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作用。中国传统的古诗词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记录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古诗词可以说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广为传诵。

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古诗词的作者总是用形象、简短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含义,可以说古诗词意境悠远,文化氛围浓厚。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总之,古诗词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

三、在国学故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正确理解和运用,往往能起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小学语文中有许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在课堂上开展以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读、写、记、演、颂等综合语文训练活动,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历史故事具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从中可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感悟、品行修养及礼节、习俗和节日等。比如,小学六年级语文的历史故事《子欲养而亲不待》,让学生明白時间的残酷、人生的短暂,明白世界上还有可能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要懂得及时行孝和感恩;《陆绩怀橘》,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陆绩六岁就懂得体念亲心的行为并非偶然,实为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父母以身作则外,他还研读经史,无数古圣先贤的存心和德行,从小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学生明白,大事都须从小事做起;《老汉粘禅》让学生明白驼背老师所说的道理“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史记中《舜的故事》,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要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他的德行崇高,非常令人赞赏。有这样的胸襟与对道德的坚守,才能让他有机会得到先王的赏识,成为受人爱戴的贤明的君主。还有清明节、端午节、寒食节、重阳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所以,加强对这些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的阅读,是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最重要的一点,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现代文占比太重,这里面的很多内容可以略讲,让学生自学就可以了,大多数内容学生自学都完全可以掌握。我们要更多的有意识的补充一些古诗词及简单的文言文内容,通过讲解、观看视频、诵读等方式,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优美和内涵。在此基础上,补充更多的国学故事和历史经典读物,通过分组、比赛、讨论、评比、奖励、引导、建立学生国学专题档案等方式,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信心。

通过穿插这些教学内容和活动,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让学生从小打好坚实的国学基础,我相信,这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一定会走得更加从容和自信,他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也才能倍感欣慰和自豪!

猜你喜欢

硬笔书法国学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垂”改成“掉”,好不好?
慈善硬笔书法
慈善硬笔书法
我爱古诗词
慈善硬笔书法
本期主题:莲
慈善硬笔书法
猜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