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发挥集体力量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感积极健康发展

2018-05-14蒋春莲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儿童

蒋春莲

由于父母常年在遥远的城市打工,广大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他们却无法享受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在长期留守过程中,他们心里情感出现了严重问题,他们焦虑、抑郁、偏执、敏感、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乱纪违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留守儿童的心里情感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里情感问题产生原因

1.家庭教育监管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心里情感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教育监管缺失,很多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家,致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爱护,从某种意义上成为“孤儿”,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关键期,得不到父母的有力监管、正确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不该走的人生道路,最终悔恨终生。

2.学校教育关注不足

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由于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科学教育观念,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问题没有特别关注。对学生的生存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往往片面追求形式,忽略留守儿童的个性需求,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问题提供个别帮助和指导。使留守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了厌学、弃学的思想。

3.乡村不良文化影响

近年来,社会价值观念急剧变化,农村打牌、搓麻将等不良风气盛行,村民语言粗俗、生活吊儿郎当,使孩子也养成“出口成脏”坏毛病,沾染游戏、赌博等恶习。家长对孩子学习不重视,送孩子进学校只为了完成义务教育,平时打电话只问孩子身体健康状况,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在校表现。使许多留守儿童在校无法专心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学习态度。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里情感问题现状

1.性格内向孤僻

2.自我控制能力差

3.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三、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感积极健康发展

1.加强社会调控,发挥社会各界力量

首先,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优势,精心组织开展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社会宣传,形成关爱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把社会正能量带给孩子,让孩子体会到社会的温暖。

其次,改善农村不良社会风气,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建设,杜绝赌博,崇尚文明;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监管力度,工商、公安等部门重点加强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的规范经营,突出整治好校园周边环境,最大程度减少对孩子们的精神污染。

第三,农村社区积极创建留守儿童公益组织,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对留守学生的帮扶中来,发挥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学生关爱监护合力作用,为困难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便利,关心他们的节假日生活,让孩子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第四,举办有益知识讲座。邀请相关部门协助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交通安全讲座、法制教育讲座等,帮助留守学生心理情感健康发展。

2.创设家庭氛围,发挥家长关键作用

首先,鼓励留守儿童父母尽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就近入学。父母是与孩子关系最为亲密的人,任何政府、社会组织、学校的关爱都不能替代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作用。因此,留守儿童随父母在打工地就近入学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情感的根本方法。

其次,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间的思想情感交流。父母在外打工,应考虑通过什么途径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在满足孩子物质需要的同时,满足其精神和心理需要,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况,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加以有效解决。消除孩子对父母产生的不理解与怨恨情绪,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第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给予足够重视,外出挣钱不能以忽视孩子成长为代价,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应有的关怀和温暖。外出务工,不能简单地把子女交给隔代祖辈,要把子女交给有培养教育能力的监护人,更好地解决教和养的关系问题,还要随时补位,空闲时间多回家陪陪孩子,让留守的少年有亲情的港湾。

3.优化学校教育,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第一,完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班主任认真深入了解班级中留守学生情况,做好留守学生思想行为调查摸底工作,掌握每个留守学生的基本信息,建立留守档案,有针对性地记录他们的在校表现、思想问题、学习成绩……留守学生档案尽可能详细周全,班主任多与留守学生交流谈心,提高信任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正面引导。

第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构建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平台。留守儿童处在可塑性很强阶段,各科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关注成绩的同时,更多地关心孩子们的心理情感是否健康,了解留守学生心理特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给予性格孤僻的孩子以关爱和温暖。学校要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做好表率,以自己积极的行为,引导学生心理情感健康成长。

第三,建设积极健康班集体。教师努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班里开展互助互爱、互帮互学活动,创建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让学生间深入全面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对有缺点有困难的学生,真诚地给予帮助,使其心情愉快,精神放松,激发求知欲,增强信心,勇敢面对困难挫折,让留守学生缺失的情感得到弥补,减少不健康心理。为留守儿童举办庆祝生日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关心。感受到家一样的氛围和温暖。促进他们心理情感积极健康发展。

第四,營造温暖校园环境。学校建立多功能活动室,配置图书、电视、电脑、体育用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书画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让留守儿童真切地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不再感到孤独寂寞。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社会、家庭、学校要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集体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学生心理情感健康发展。让他们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和谐,达到心理情感健康标准。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儿童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