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三思想品德学科复习策略

2018-05-14李敏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答题思想品德学科

李敏

新课标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更加重视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目标摆在教学目标第一位,更不能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思想。但是,在升学模式暂未改变,而思想品德学科还占一定比例的分数的情况下,就如何搞好初三毕业班总复习工作,仍然是每一位思品教师都在积极思考与关注的问题。因多年从事初三年级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工作,通过长期的探索,我总结了一些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积极思考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习成绩的获得,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很重要,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观察分析学生问题。“态度决定结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观察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2.反思教师存在的问题

(1)老师自己对新课标和教材的把握程度是否透彻。这直接关系到老师讲课的思路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是否把握好教材的逻辑关系。

(2)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单一陈旧,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4)是否做到同事间的有效合作。

(5)是否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反思自己在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我们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改进,提高总复习效率。养成反思的习惯,也有利于教师的不断成长。

二、提高复习效率的建议

1.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认真研究课标,考试说明,以当年的《×××年思想品德考试大纲》、教材、《时事》为复习依据。做到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复习。

2.复习中认真落实以下几个环节

①夯实好教材基础知识(完成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这是总复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基础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答题时答案的正确性,所以我在复习的时候和学生一起梳理单元知识体系,明确单元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把单元知识点归纳出来,并整理成资料,印发到学生手里,鼓励他们进行有效的识记。②认真归纳总结,形成教材知识系统,基础知识夯实了还不够,考试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因此,我们还需要把零散的知识糅合起来,以单元或主题为单位构建完整而相互关联的基础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复习时将三个年级的相关内容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同样需要进行系统的归纳和重组,③研究热点专题,考试源于生活,学生要學会关注国内、国际重大时政热点和焦点问题。④精心组织好每一次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能力,我们可以年级为单位,每月组织一次有规模的月考,学生按考号一人一座,严格考试,各科教师认真出题,认真阅卷,考后年级组织全年级教师认真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练笔能力。

3.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们良好道德品质、健全人格,而处理师生关系,教师是关键。我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很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让学生时时感觉到我对他们的关心、爱护,这样教学的效果肯定不一样。

4.加强合作,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加强同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科、同年级的老师要注重交流合作,比如思想品德学科就可以搞集体备课,大家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平时教研组经常以听课、研讨等方式组织教研活动,促进老师们的共同提高。因此我的经验总结不是我个人的成绩,更是我们学校同学科、同年级老师们共同的智慧。是我们学校同学科、同年级老师们共同努力的结晶。

5.去繁从简,减轻压力

学生由于所学科目多,而每一学科都要求出成绩,所以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我们要理解学生,作为思想品德学科的老师,我们希望自己所教学科出成绩,但更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我在复习的时候注重了去繁从简,减轻学生压力,并不要求全记全背,该看的不去背,该背的不去死记,而是联系实际,理解记忆。

三、教会学生应试、答题技巧

(一)应试技巧

1.认真审题,读懂题意,明确答题要求

(1)看问题要求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的啥问题,以对症下药。(2)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提取有效信息。

2.深思熟虑,回归教材,分析问题的实质

(1)思考题目要求回答的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理清答题思路。(2)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依题目要求,找出教材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或契合点,即回归教材,落笔归根。

3.要点完整,语言规范,突出问题重点

(1)思想品德试题往往是“采点给分”和“采意给分”相结合,“全面的肤浅比片面的深刻好得多” ,要教会学生分点回答,语言要精炼,言简意明。(2)做到“三查”,即答完题目后通过查遗漏、查分值、查错别字来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完整和规范,这是正确答题的保障。

(二)答题技巧

1.学会看分答题,分点回答。比如6分题,一般情况应该是3--4点。

2.明确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教会学生用书本知识、书面语言回答问题,切忌口水话答题。

3.答案面要广,但不进行过多的深入阐述。回答问题要根据题意、分值从不同角度回答,语言要精炼,言简意明,不进行过多的深入阐述,做到“多挖坑,少挖井”。

4.宁可多答,不可少答,但不乱答。如列举类题,宁可多举不可少举。

5.“做法”类的试题可以这样处理,教会学生从两方面回答:(1)思想上:树立什么意识……(2)行动上:落实什么行动……

总之,教无定法,只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学无止境”,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常常把自己看做一个学习者,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成绩观”,学生的成绩不单只是“分数”,作为思想品德学科教师,要善于从“品行”“品性”去培养学生,评价学生,只有这样,才符合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最终宗旨。

猜你喜欢

答题思想品德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