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18-05-14杨振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德育数学

杨振芳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社会上对金钱名利的追逐太多,对道德品质的追求较少,各种不良的风气也一度影响了校园,毋庸置疑,青少年道德品质滑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不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似乎不那么必要,其实不然,“教书”与“育人”相辅相成。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何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与家庭、社会有关,更重要的是学校教育。无论是不是班主任,教不教品德课,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责无旁贷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用良好的師德培养人,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良好的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善于模仿,尤其善于在学习过程中模仿教师的行为。你的举手投足,不管好坏,他们都会在短时间内模仿学会,但还不会有效进行辨别和思考。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正确地处理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就很容易给学生留下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要想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首要的因素就是要努力提升我们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要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关鸿羽先生曾这样说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渗透着教师的人格。课堂中组织教学、分析讲解、质疑讨论、板书笔记等各个环节都能涉及到教师的人品,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因素,都渗透着教师自己的道德。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影响学生。如果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思想道德方面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了。曾有一个班的学生,我从三年级开始教他们数学,没有当班主任,学生非常活泼好动,课堂也不例外,可爱的同时,有好多行为需要规范,我意识到这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品德的培养,一直到六年级毕业,家长们给了我较高的评价。后来当一位家长告诉我这一届学生在这个村子里是历年来考上大学较多的一届,当时我的心暖暖的,很是喜悦。

二、利用数学课程特征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的科学性和逻辑性都比其他学科强,在数学的学习中,可以令小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可以进行审题细致性行为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经常会问为什么和怎么想的?许多学生都是凭借直觉和最新知识点进行解答的,根本没有耐心阅读了解题目阐述的细节,所以出错多。此时,教师就需要予以妥善的引导,要求学生在提供正确答案的基础上,将思考过程叙述完整,长此以往,他们会养成事先细致读题,再精确解题的行为习惯。又如:可以从计算过程的严密性进行做事有条有理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生注意力通常难以集中,经常会在小题解答之中产生误差,为了确保他们今后计算能力得以根本性改善,教师务必要想方设法令他们养成严格的计算习惯。在平常训练环节中,教师要定期提示学生切勿抄错数,理清当中关键性运算规则,注意加减法过程中的进位和退位细节等,锻炼自身更为严谨、认真和仔细的学习态度。这必然会影响他个人在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做事风格。

三、结合数学教学过程,渗透品德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数学乐园”,通过在下棋的过程中,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初步感受做事情要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应用题教学中,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四、联系生活实际,收集有关信息,树立道德意识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六年级上册有一个综合实践《节约用水》,我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刚好学校洗澡间有个水龙头漏水,一滴一滴的。在上课前一天晚上八点钟我们用水桶接水,第二天早上七点钟水桶满了,学生进行测量25升多一些。学生亲身经历感知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建立了勤俭节约的道德观念。

五、在教学中,提升德育层次,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是我们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宗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介绍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如结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学,介绍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准确计算,对学生进行祖国灿烂文明史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听到经济飞速发展的声音,也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总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新人教版数学教材充分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倡导“德育为先”,我们教师如能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的。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走进春天,去播种期待,播种心灵,播种真情!去塑造明天的主人,托起未来的世纪!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德育数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