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范莹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件翻转课堂信息

范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在信息课程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水平,要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同时还要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准备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更多地是偏向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对于那些学得快的和学得慢的学生,往往难以兼顾。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存在一个较大难题就是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基础、需求以及学习特点来组织教学,而翻转课堂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它把我们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了重构,将原本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由老师录制下来,在课堂教学之前,连同相关的课程和学习材料,一并放置到网络上,供学生课前学习。学生在自我网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反馈学习难点给老师,老师课前加以归纳。在课堂上,学生重点针对个人的学习情况,寻求教师的个别化指导,或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加活动,将课前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借助“翻转课堂”的理念重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后,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呈现知识

基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以及中小学生减负要求,不可能让学生回家使用计算机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因此呈现知识的环节安排在课上进行,不再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这也避免了学生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影响学习效果的情况。

呈现知识的方式常用的有:视频、PPT课件、Word文档、录屏类快速课件、基于PPT的快速课件等。为了让学生能利用课件进行深入的学习,课件制作要精美流畅,同时播放简便;其次,课件所包含的知识要点要清晰明了,易于接受,为兼顾学习能力较弱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分为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升两个部分;再次,需要提高课件的交互性,如测试题目即时反馈等,以营造参与感;最后,为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反馈提供方式与途径,促进小组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

(二)合作讨论,学习新知

协作学习是指多个学習者利用学习资源,在沟通、亲和的气氛下,结成学习伙伴,形成团体意识,共同学习和互助学习。为了利于学生学习,通常将学生分组,各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或课件等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地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学完基础知识后,既可以帮助组内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学习,又可以进行技能提升部分的学习;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在遇到困难时,可及时向组员或教师求助,完成学习内容。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课堂中难以同时兼顾那些学得快的和学得慢的学生的问题。

(三)任务驱动,内化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法之一。为了较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将知识内化为技能,任务的设计是关键。任务设计时,应遵循目标化原则、真实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应具有信息素养培养的具体指向(如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等),要避免教学目标的片面化;任务应来源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这样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最后,应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有机整合,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翻转后的信息课堂中,教师是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方式完成任务,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在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应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的检测也利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提炼升华,测评总结

完成任务后,各学习小组派代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和同学老师交流碰到的问题、自己的体会,最后进行总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测评涉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且评价应由教师、学习同伴、学生本人共同参与完成。对于学生的测评可尝试多种手段,例如:调查表、学习情况评价表、学习网络平台、论坛、测评软件等。

(五)评价

评价是一个对教学结果和教学各环节进行反思和重新分析的过程。评价可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对教师和学生也有一定的促进和强化的作用。评价的结果将形成一种反馈信息,教师可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修改教学活动;学生据此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评价环节可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不断优化完善的系统,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利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翻转课堂的理念更好地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尝试、比较、分析与总结。

猜你喜欢

课件翻转课堂信息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订阅信息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展会信息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