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

2018-05-14原文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碳酸钠吹气二氧化碳

原文英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中的很多基本概念(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规律(守恒规律)和理论(平衡理论)都源于化学实验的教学。在课堂上做好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巩固相关知识,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加强实验教学,激 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对化学学科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出创新思维和创新潜 能。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当加强有趣课堂实验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人教版《化学1》(必修教材)《钠的化合物》课程中,涉及到过氧化钠和水、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它们有两个很有趣的名字:一个是滴水生火,一个是吹气生火,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接触甚至没有接触过因滴水而生火的例子,当然因吹气而生火的例子,也一样很少见。当把这两个实验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时,学生们一个个都投过来的好奇的眼神,那种急切盼望做实验的心情,显而易见。过氧化钠和水实验过程具体如下:“用脱脂棉包住约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观察发生的现象。”该实验看似简单,而实际操作过程则不易成功,以下是该实验成功的小窍门!

第一,棉花最好先晒晒,学校化学实验室在一楼,特别阴暗潮湿,刚拿来的棉花手摸上去都是润润的感觉。第二,棉花的用量也很有讲究,不能太少,也没必要铺得太开,还是得厚实点,以免热量散失过快,不利着火。第三,棉花团可裹紧点,理由同上。第四,也是最关键的地方,水不能直接滴在棉花上,而是应该滴在药品上,可把滴管伸进去滴,两三滴即可。第五,当你发现滴完后,还是没着火,别着急,还可以把棉花再裹紧一点,过一会便会着火,学生们马上就有惊叫的!他们高兴的欢呼着:“老师,实验成功啦,实验成功啦!到底是什么反应引起着火的呀?怎么会这样的?”在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吊起来时,再讲解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就感到水到渠成,容易很多,学生的接受起来也容易,学习效果也不错!

最后,笔者还想提一下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步骤基本同上,不同的只是将滴水换成用玻璃导管吹气,也可用平时的饮料管,但一定要用粗的那种。吹气时,注意导管要伸入棉花内部,棉花也要裹紧,同时吹气要平缓。这个实验现象更明显,基本上吹气五到十秒钟就会着火。

二、改革实验教学,拓展学生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实验,深化教材中的实验,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教学,教材中无相关实验,应当首先补充一个实验进行演示,在装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吹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来验证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他们积极思维,热烈讨论,最终得出最佳实验方案如下:在矿泉水的瓶子中先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再 注入碳酸钠溶液,振荡 一下,如果瓶子瘪了,则证明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教师按照他们的设计方案作了演示,首先,在一个洁净的空矿泉水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其次,配好适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用胶头滴管吸取3-5ml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快速加入到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空矿泉瓶中,并马上盖紧盖子;最后,用力震荡矿泉瓶,让其中的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充分接触反应。可以明显看到:随着空矿泉水瓶中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瓶子会越来越瘪,现象明显,效果极好,同学们都非常兴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力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拓展。采用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活泼、愉快地成为教学的“参与者”、知识的“发现者”,有了这种积极的情感因素,学生乐于学习化学,思维就有主动性。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传统学习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实施探究性教学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有效可行的好方法。作为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导演,要导的好、导的妙,对教师 的要求很高。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铺设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轨道和合理的思维坡度,使学生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段所 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 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探究学习如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试剂的选择,具体步骤如下:①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关化学反应;②指导学生这些反应能否用于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简要说明实验现象;③让学生分组完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滴加酚酞的现象、加熱分解的反应;让学生们自己交流讨论,然后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并内化为认知结构,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怎样在教学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开启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这不仅要妥善的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还要不断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更要多做一些相关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更多思维训练的机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猜你喜欢

碳酸钠吹气二氧化碳
吹气龙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工业合成碳酸钠”为例
乌云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科学家成功把二氧化碳变成石头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为什么说大话叫吹牛?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