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防御或为最佳策略

2018-05-14玄铁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8年47期
关键词:熊市沪综指牛市

玄铁

深沪股市能治各种不服,最常被打脸的,莫过于研究机构唱多的年底报告。在过去20年里,牛市情结占主导地位,年复一年的乐观预测多数被证伪。如果“二年大牛市必伴随四年熊市”的规律再现,2019年沪综指将难有大戏,制度熊市下的杀估值行情仍是主基调,防御至上或为最佳策略。

制度熊市催生“快牛慢熊”

在中小板指以35.85%的年度跌幅熊霸全球之时,继续看淡2019年行情。沪市单日成交千亿元以下,上证50再创年内新低,才是主流机构“嘴上唱多腿在撤离”的证据。始于10月19日的本轮救市行情或已终结,明年行情难言否极泰来。

从年度报告的历史表现来看,主流观点多数是错的,且乐观派最易出糗。在2007年年末,多数机构预测2008年的沪综指波动区间是8000点至1万点;2015年年末则多数看高至2016年在4000点甚至4500点以上。在长熊期间,主流机构更是宁愿看错也要唱多。

梦想很丰满,熊市很骨感。只因沪综指有个明显的特征被主流机构忽略:在2001年以前,沪综指熊短牛长,1991至2000年期间仅为1994、1995和1998年年线收阴。在2001年以后则是熊长牛短,18年里有十年年度收益为负。

熊长牛短密码是什么?答案是全流通催生制度熊市。以存量股套现利空为主的制度熊市,晋升为A股头号利空。类似套现意愿哪怕被政策干预所减速,也会堵成堰塞湖,从而变成更大的恐慌源。

存量套现是庄股文化的天敌。随着监管不断升级和散户市溢价(高换手、高估值和高坐庄)不断缩水,昔日的长庄和明庄模式,慢慢转化为短庄和暗庄模式,但是,“养套杀”三部曲未变,只是拉高易套现难,只能用时间换时间来出货。这是两年快牛之后,必有四年大熊市的根源,因为庄股筹码出清、政策救市效应重整旗鼓,以及新的炒作概念到来都需要漫长时间。

杀估值行情是去散户化

数据显示,1999至2000年牛市之后,是2001、2002、2004和2005年的下跌;2006至2007年牛市之后,是2008、2010、2011和2013年的下跌。

用简单粗暴的推论来看,2014和2015年的牛市之后,仅在2016和2018年年度收阴。最坏的情景预测是2019和2020年仍是熊市,但更可能是以时间换空间的弱版熊市。因为熊市末期通常是磨底期,指数跌幅有限,部分个股则是深度杀估值。

杀估值行情,本质上是流动性折价和市场情绪折价。这与其说是多杀多踩踏效应发酵,不如说是“全面从严+去散户化+国际化”的监管意图的兑现。展望2019年,外资持有A股自由流通股市值的占比,可望由今年9月底的6.73%,向本土市场常见占比的10%至40%水平这一长期目标演化。

长期停牌股遭遇强制复牌,减少了庄股模式的可操纵性。曾经的医药第一牛股上海莱士复牌后出现十个跌停,证明了强庄亦是泡沫。更大的利空则是对长期亏损股和问题股的强制退市。过去29年盛行的庄股模式因此崩塌。

WRDS数据显示,1980年至2017年期间,美股仍上市和已退市的公司数合计达26505家。其中,6898家存续状态不明,14183家已退市,仅有5424家仍处于上市状态。假如计入高退市率所掩盖的亏损额,美股收益率将缩水,这是样本股调整带来幸存者偏差效应,股指财富效应因此被高估。国际投资者因此难以长期战胜指数,类似困境或在A股再现。

2019年防御策略至上

可预期的是,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必伴随退市率的大升,A股的庄股模式将难以维系。这或许是大股东坐观股权质押爆仓的现实背景。

两个多月以来,多数领涨股为绩差小市值股,炒作模式是短线平价快进快出,往往走出“逼空式上涨+跳崖式下跌“形态,形成的尖锥形放量出货模式,更像是注册制到来前庄股的佯攻式自救。

本周,上证50再创年内新低,蓝筹估值底已被证伪。而中小板指再创年内新低,则意味着民企扶持政策并未让中小市值股不再杀估值。2018年单边熊市的惨淡行情,预示着熊市情结才是市场真正的偏执狂式共识。

和2001至2005年大熊市倒逼出股改大利好相似,本轮大熊市也在为改革创出契机。只不过股市改革已进入攻坚区,更多是财富再分配。

谨慎来看,2019年,全球宏觀经济和股市大几率出现共振式下行。全球贸易战阴云令新兴产业受压挤,中国难以出台类似2008至2009年的地方和产业振兴计划。明年财政扩张新政也难超预期。可以说,2019年A股弱市格局渐定,防御至上或为最佳策略。

猜你喜欢

熊市沪综指牛市
基金明星化加剧
牛市操作“五不宜”
利剑能否终止美股十年牛市
牛市之后 咋炒股
熊市未到买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