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教师素养 践行以学生为本

2018-05-14王欣果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社团音乐艺术

王欣果

“为人民服务”,人民是谁?在学校,我想“人民”特指的就是学生!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这就要教师有真正的服务意识,要有提升自我素养的意识,不要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是努力研究学生,读懂学生,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三十五中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着重教师教学能力、社团管理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上进行培养,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个性的艺术课程。

一、教师能力培养

1.教学能力

在三十五中艺术教育中,学校对音乐教师的要求是“即上得了讲台,也上得了舞台”,也就是说教学能力不单单指日常课堂教学能力,还包括实施国家课程之外的能力,如音乐课程、艺术社团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的开发与实施能力。需要教师能够随机调整各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依据不同的学生群体,设定不同的教学主题,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能够主动开发音乐课程资源并灵活运用这些资源;能够对学生进行“人本化”的评价,并能够做到定期反思。

2.社团管理能力

社团课程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的社团管理能力也是教师主体性体现的又一方面。三十五中以金帆民乐团为龙头团队的八个社团,涉及学生400余人,外聘专家40余人。从某种意义上,社团是一个“微型”的学校。这就要求负责社团课程的音乐教师需具备组建艺术社团、规划社团活动的能力,具备对艺术专业训练的进度把控的能力、组织校级文艺汇演以及助力校园文化生活的能力、协同家长、社会、学校各方课程资源的能力。三十五中的社团课程多在周末进行授课,所占用的是学生的课余时间,为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带团教师建立微信平台发布相应的训练信息和要求,保持与家长的及时的沟通。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建立符合各个团队自身特色的管理制度,如:考勤制度、乐器管理制度等。与此同时,社团带团教师积极和相关专业外聘专家配合,确定团队课程进度、教学计划以及反馈教学效果。

3.科研能力

三十五中明确科研是艺术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途径。学校鼓励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中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能力。学校先后申请成为教育部,各大高校的实践基地和研发中心,如教育部“国培计划”音乐新课程研发中心、教育部艺体基地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实践基地、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本校外导师活动站和首都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创新人才实践基地,鼓励本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逐步实现音乐教师全员参与教学科研项目,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截止到2017年9月,教师参与的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子课题艺术教育顶层设计与管理研究”“艺术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子课题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与模式研究”“中学音乐新课程‘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教学研究”“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实地調查研究”、“中学音乐学科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艺术教育在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作用与实施方案”等。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模式

(一)同伴互助式发展模式

同伴互助是三十五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有效策略。同伴互助有助于突破教师之间的隔绝,形成一种信息共享、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新型的团体共同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1.梯队型师资培养模式

梯队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三十五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型工作。这样的师资队伍建设即可以保证教学理念的延续性,发挥团队中成熟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又可以将年轻教师的先进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是一种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与此同时,梯队型艺术师资队伍是保证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结构完整、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交叉型师资培养模式

所谓的“交叉型”是三十五中在区域间首推的在同行教师间,进行资源共享,教师们各自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相同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在校与校之间、区与区之间进行的教学活动。进一步的丰富课程资源,节省教育成本,通过师资队伍间的资源共享,最终完成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的提高。

交叉型师资培养模式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开阔的视野,为区域内音乐教师提供一种将区域内各校不同的校园文化以及教师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进行有效有机的整合的机会,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二)个体式纵向发展模式

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在音乐学科之下会有很多的专业区分,如:器乐(民族、西洋)、声乐(民族、美声)、戏剧等等。这样在专业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横向跨专业之间教师专业化交流的有效性。因此,三十五中设计个体式纵向发展模式,即教师在自己所学本专业内,进行精进式学习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修的有效性,有利于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1.循环式师资培养模式

音乐教师专业主攻方向与课程发展方向有机结合,音乐教师以年龄层为基础分别参加在境外、全国(年)、市(短期)、区(学期)、校(周)多级轮换进修,形成终身学习的科学模式,学校不断提供教师学习、进修和展示的机会,使我校艺术教育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创建直入式师资培养模式

所谓的“直入型”指的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课程为载体,教师在本专业专家引领下对同一专业下的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样的授课模式下,教师们专业能力、教学经验、教学理念能够更加快速成长,最大限度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是最贴近学生的人,最能够听到学生的呼声,最了解学生需求。教师的认知能力、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身心发展。因此,作为艺术教育建设主体之一的教师,唯有正确理解课程建设的初衷,对课程具有强大的执行力,才能成为人才的培养者、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评价者,与其他教师合作者的角色,才能够保证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社团音乐艺术
纸的艺术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社团少年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文学社团简介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