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纪律“特需生”变成科学课“特棒生”

2018-05-14李艺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特需马斯洛科学课

李艺

对于学习“特需”生,我们比较熟悉,所谓学习“特需”生是指那些学习有障碍,行为习惯有问题的学生。从学习行为来看,他们往往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对学习没有兴趣。而纪律“特需”生,是指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认知能力较差,习惯差,注意力易分散,懒散,常做一些过激或不该做的事情。他们往往自控能力差,甚至影响课堂纪律。尤其是作为科任课的科学学科,家长、学生都不太重视这门学科的学习,认为科学课就是了解一些自然常识而已。因此,科学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将面临教育的失败,甚至连课堂纪律都难以保证。

因此,如何在科学课上改变纪律“特需”生的习惯和行为,使之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是我们科任老师面临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提高责任感,让“特需”生担担子

其实,很多所谓学习“特需”生,本身智商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是很聪明的孩子。他们只是由于内心深处缺乏自信,甚至还会出现自卑心理,认为老师讨厌他们,同学们看不起他们。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就出现了上课不听教育、违反纪律、调皮捣蛋等问题。在科学课上,尤其有动手操作的活动,他们不能自律,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有个别孩子用我们看来是“捣乱”的行为吸引老师、同学们注意,从而落下“特需”生的诨名。

作为科学科教师,我们就要努力创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愿学习、勇于探究的信心。为达到这个目的,我在开学初选科学课代表时,专门选管不住自己、上课爱违反纪律的“小淘气”。在宣布科代表时,别说别的同学不相信,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同学们的表情是“啊?选他?他行吗?”一脸的问号。这时我采用激将法,“哎呀,同学们可还信不过你这个科学课代表呢!怎么样?咱就争口气,当好这个课代表给他们看看!”同时,用手紧紧搂一下孩子,用肢体语言鼓励他、支持他。这时孩子脸上的表情也舒展开来,由刚刚同学们不信任时恨不得马上要和同学干一架,变得平和一些,我再叮问一句:“有信心当好课代表吗?”“有!”孩子大声地回答。我在他耳边轻轻说:“别担心,老师会随时帮助你的!”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把小组间实验、纪律等评价表的记录等任务交给课代表,让他组织各小组长分门别类地进行记录、登记等。在这些过程中,我随时协助他们。我的这些“特需”生课代表们逐渐建立了自己的职责理念,每次下课或老师收上科学笔记本,都会自觉、主动地来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了责任心。

二、增强归属感,让“特需”生归队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一种社会需要,包括同人往来,进行社会交际,获得伙伴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爱,给予别人爱,并希望为团体与社会所接纳,成为其中一员,得到相互支持与关照。

作为学习“特需”生的孩子们,他们同样渴望被接纳、被认可。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班里的老师、同学不喜欢他们,他们索性破罐破摔,在恶性循环下,他们愈发不被接纳。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我感觉这些孩子内心更期盼肯定,更期盼被接纳。因此,要让“特需”生有持久的进步,教师就要与他们建立感情,为教育好他们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

四年级的萌萌,聪明脑子反应快,就是爱欺负同学,在同学实验活动中捣乱。在以前的学习活动中,我又要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还要时不时解决由于他引起的课上各种小矛盾,实在是身心俱疲。本学期,我在选他当课代表后,课上随时注意他的表现,及时表扬,帮他树立威信,使他逐步體会到,上课努力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就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而且能得到表扬。他是个聪明孩子,选择怎样的做法是显而易见的。

三、培养荣誉感,让“特需”生成为领头羊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由低到高形成阶梯的五个层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了,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要。“友爱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原因和动力。基于这一理论,在科学课上,我有意识地去发现纪律“特需”生的闪光点,拿着放大镜去发现他们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

如我的另一个班的课代表小骞,他也是个纪律“特需”生。几乎每个科任老师,一提起他没有不头疼的。以前每次到实验室来上课,总是满不在乎地往实验凳上一坐,翘着二郎腿,班里管纪律的同学一提醒他,他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就要脏话连篇了。本学期,我请他做了科学课代表,一进教室,我先让小骞站在讲台前,帮我观察谁能慢步轻声走进课堂,谁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发现这样的同学,就请小骞在黑板上奖励这个同学所在的小组一颗星。让他感觉自己很重要,同时学会正确的站、坐姿。有时在课堂中,小骞回答上一个问题,或实验完成后快速、安静地做好,我就大力表扬,为他们组奖励一颗星,并申明小组荣誉是小骞努力得来的。每当这时,小骞眼睛亮亮的,小胸脯也挺得高高的。

马斯洛说,“自尊渴望就像饥饿一样普遍而自然”,尤其纪律“特需”生,他们常常挨批评,其实特别需要别人的尊重和信赖。他们最怕别人看低自己。作为教师,我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增强这样孩子的荣誉感,他们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荣誉的时候,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班里是有用的人,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学生一旦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是会珍惜这种感情的,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认为“师生或亲子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是胜过许多教育的”教育的秘诀就是真爱。这种爱就是理解、尊重、关心、帮助和负责。相信,在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下,学生在老师爱的沐浴下,我们的纪律“特需”生都会变成最棒的学生!

猜你喜欢

特需马斯洛科学课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难忘的科学课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特需”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敲石工人的话
北京:特需医疗服务等价格放开 不影响百姓医保报销
The Analysis of Scarlett’s marriage view based on 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
特需价放开,会让看病更贵吗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