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一来 遥寄相思
2018-05-14刘洋
刘洋
特掘拜山传说
壮族人民三月三拜山扫墓来源于一个古神话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老妪,没有伴侣和子嗣,也没人知道她的姓名。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条受伤的小蛇,她于心不忍便悉心照料,小蛇伤好后不肯离去,老妪便留下了小蛇,像对待儿子一样养着,并取名唤为“特掘”。
后来,老妪年老去世后,邻居们把老妪入殓,便对小蛇说:“特掘呀,特掘!老妪平日里视你如己出,她走了,你怎么给她尽孝?”特掘仿佛听懂了人话,眨了眨眼睛,忽然风雨大作,一阵狂风就把老妪的灵柩和小蛇一起卷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峰里面去了。那时正值三月三前后,后来每逢三月三前后,大明山地区便会出现极端天气,当地的人就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祭拜老妪。
之后每年三月三日,特掘都会回到老妪的坟前祭拜,壮民被其孝心所感动,为了歌颂老妪的伟大品质和传颂特掘的孝道,便改称老妪为龙母,还专门立庙以示尊敬,在壮语里将之称为“妲婆庙”或者是“姥婆庙”(罗波庙),汉文里则统称为“龙母庙”。受到特掘孝道的感染,壮民家家户户也都在这一天拜祭祖先,久而久之便把三月三定为祭扫节,定期上山祭祀祖先。
骆越文化 薪火相传
“吉日良辰,骆越后裔,鸣钟奏乐,公祭始祖!”在壮族后裔提着祭品上山祭祀的时候,一场神圣的祭祀大典正在左江河畔庄严上演。宁明的花山之下,骆越铜鼓、天琴依次奏响,圣火采集、请祖出山、祭祖巡游,是骆越后人祭祖时严格遵守的仪式,在2016年花山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每一次祭祀都仿佛是骆越后人对世界发出的文明之声。
“骆越”是百越族群众多支系下的一支,大致在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206年之间,活跃于今广西南部至越南北部一带,所组建的骆越古国曾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化、龙舟文化、铜鼓文化和花山壁画文化,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花山被认为是骆越根祖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花山之上,骆越始祖在凹凸不平的断崖上密密麻麻地画下了1800多个褚红色裸体人像和动物器具,它们或站或蹲,看上去或为祈天抗洪,或为战事盛会,又或为宗教祭祀,至今都没有定论,但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千年之前,骆越先民就曾扎根于明江河畔,劳作、生息,并不断地创造出了灿烂的骆越文明。
花山拳起源于春秋战国至东汉时期,是骆越民族用于狩猎、抗击入侵的搏击术,具有鲜明的花山文化特征。数千年来,花山拳依靠壮族民众言传身教的方式得以传承,但并未形成系统的拳法,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花山拳的编创者甘敏自小随家族长辈学习古老花山拳拳法,花山上岩画元素给了他系统编排花山拳的启发,经研究,他将花山岩画中展现的演练、排兵布阵、动作等元素融合,编创了一套简单易学的新花山拳拳法,一招一式同花山岩画上的人物十分相像,兼具趣味性和娱乐性。如今在宁明,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学习花山拳,骆越文化、花山文化在宁明人中不断薪火相传。
古老而神秘的布洛陀文化
在百色田阳,一场跟壮族始祖布洛陀有关的祭祀大典也正在举办,来自云南、贵州、海南和广西四省(区)壮侗语系同根同源的壮族、布依族、水族、黎族等8个民族的数十万同胞齐聚敢壮山,万把香火共祭壮族始祖布洛陀。
布洛陀,被认为是上古时期百越僚人(今壮族)的始祖,在壮语中可以译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也可以引伸为“始祖公”,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和道德神。
中国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布洛陀同新石器的发明有关,新石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从穴居转为屋居,从靠打猎、摘野果维持生活向稻作文化发展。而在有关布洛陀的传说中,如布洛陀创制精致的石锄、石犁、石斧、石铲、石刀等,都与新石器的发明有着牵连。
田阳的敢壮山被认为是壮民族始祖布洛陀文化的发祥地和祭祀地,也被称为布洛陀文化圣山,每年三月三的布洛陀祭祀大典都会在这里举行。每到这一天,壮民们都会聚集在敢壮山下,集体颂唱麽经,以歌颂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伦理道德的伟大功绩。麽经也叫《布洛陀经诗》,全诗长达万行,自古以来就以口头方式在广西田阳县一带传唱,除了祭祀大典外,壮民的日常宗教活动也会颂唱,既是壮族宗教文学,又可称为民歌。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与积淀,如今在田阳已经形成了以布洛陀庙(又称“祖公祠”)和布洛陀经诗为载体,以布洛陀神话及其信仰为核心,以布洛陀祭祀仪式、信仰习俗为表现形式的布洛陀文化体系,成为壮族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乃至珠江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瑶族盘王节
除了壮族之外,瑶族的三月三也与祭祀有关。
相传在很久以前,野兽经常出入瑶族村寨伤人、损坏庄稼,为了保卫家园,寨子里的民族英雄盘古率勇士上山狩猎、捕杀猛兽。然而,盘古在捕杀途中不幸被羚羊用角顶破腹部而当场死亡。那天正是农历的三月初三,为了纪念民族英雄盘古,瑶族人民把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定为纪念盘古的日子,取名为三月三日,又名“干巴节”,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狩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并且烤成干巴带回家里。
妇女们则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年复一年,一直传到今天。每年的这一天,瑶族人民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一天,以祭奠盘古。妇女们相约成对,在家中拿起针线绣出精致的花样;男人们聚在一起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则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丛林里对歌、玩耍。
发展到现在,盘王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庆祝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在广西,盘王节的内容主要以祭祀仪式和举办民间文艺活动为主。这一天,各地瑶胞们盛装打扮,簇拥着盘王巡游,场面宏大热烈。在节日中,家家户户都要拿美酒香肉到盘王庙和家族宗祠进行供奉,以求盘王为他们驱邪降福。之后,瑶寨里还会大摆宴席,庆贺家族团聚、人丁兴旺。
盘王庙的祭祀活动又叫“奏堂”或“跳盘王”,多由德高望重的祭师主持进行。这些祭师或唱或跳,用独特的宗教舞蹈来展示瑶族先祖的生活,内容围绕“创世、迁徒、耕山、狩猎”等生活场景展开。祭师演唱的经诗,民间俗称盘王大歌,是瑶族最重要的歌谣典籍,内容涉及神话传说、宗教礼仪和世俗民情,描述了对祖宗神的赞颂和感恩。
盘王节在岭南地區普遍隆重,在广西则以金秀、贺州、全州、富川等地最具特色,其中贺州盘王节最具代表性。盘王节期间,一般都要举办各类民间竞技比赛,其热闹氛围不亚于过年。在贺州瑶族地区,流传着一种瑶族传统长鼓舞,是瑶家的集体舞,起源于盘王遇羊而身亡的民间传说。长鼓多以羊皮制作而成,形状细长,两头都可以击打,表演时,演员将鼓系于腰间,用欢快的鼓点带动整个场地的气氛,表达人们庆祝丰收和对先祖的缅怀之情。
盘王节能流传至今,依靠于瑶族人民强烈的寻根意识,各地的瑶胞虽然居住分散,甚至口音各异,但他们无论走到何方,都牢记着瑶族的根脉,期待有朝一日落叶归根,盘王节已然成了瑶民们维系民族观念的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