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8-05-14林锦诗
林锦诗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国拨教具由于诸多因素未能在农村小学课堂上深入地应用,给自制教具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并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物质载体和广大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广大一线教师在自制教具中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促进了学校教育多方面发展和教师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也推进了学生的素质发展。
【关键词】自制教具 农村小学 学校教育
教育界人士把教师、教材、教具统称为“教育中的三大基本条件”,它们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和基础部份。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制教具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自制教具对学校教育的推动作用
自制教具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物质载体,对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丰富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等具有积极性的作用。
1.自制教具,有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学生自制教具所需的材料,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或废弃品,对其进行“再创造”,培养了节约资源、热爱自然、心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建立起人和自然,人和社会,自然和社会三者间的和谐关系。
2.自制教具,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
自制教具,来源于教学实践,能生动展示实验教学,丰富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等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自制教具不失为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3.自制教具,丰富教学资源,弥补教学装备的不足
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如:易拉罐、一次性筷子、塑料饮料瓶、纸皮、废弃粉笔、花盆、废旧电器零件、建筑和裝修材料等等,大多数都可以直接或经过简单加工、组合、改造就用于教学演示和展示的。只要一线教师多心发掘,一心利用,善于推广,勇于带动,把能循环再用的自制教具用心收集整理,做好分类,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弥补了教学装备的不足。
4.自制教具,开发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在新时代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如:农作物“三宝”——慈姑、马蹄和灯芯草,既是本地科学资源,又是非常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学校可围绕此主题,创设校本课程;开发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创建“出色的推销员课程”,让孩子对其进行包装销售出谋划策,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开设“特色课”把课堂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中去。将科学探究和家乡资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开发小本课程,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
二、自制教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帮助
在教具的设计、完善和创造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得到成长,创新和科技意识有所提高,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创设高效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化,综合素质得到了整体的提高。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科技意识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的一项战略决策。”自制教具,从仿制到独立设计制作,再到发明创造,都是应用科技知识与教学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其中饱含着教师的创新精神,增强了教师的科技意识。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具的使用和改进,对生活中常见材料的选择和利用,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和课程性质、教材特点,还要考虑教具的用料选择、制作程序、加工技术、检测应用等诸方面的因素。在探究设计制作使用教具的过程,教师制作教具能力得到提高,就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3.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创设高效课堂
在小学课堂中,用具体模型和直观教具进行说明和演示操作,对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创设高效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面积与周长的比较时,我自制教具:用铁丝绕硬纸皮一圈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相框。那么,这个长方形相框的周长就是铁丝的长度,面积就是硬纸皮板面的大小。对比实物图形中铁丝的“线”与长方形硬纸皮的“面”,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周长与面积的意义的区别,一看即懂,是一种简单灵活的美。这种教具制作简单实在,易于理解,对创设高效课堂,有着极大的帮助。
4.携手合作,共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学生自制学具的过程中,教师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帮助,有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创作成功后的喜悦,学生是难以忘怀的。学生亲信了老师,也就乐意学习该学科。教师不仅仅是师长,更是学生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三、自制教具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利用身边常见材料进行探究和制作、展示和演示,有助于学生快乐地进行创新,体会到思考、实验、反思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自制教具,提高了学生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潜能,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1.体验创新,快乐成长
学生在动手寻找最佳素材的同时,还要动脑思考解决相关的问题:如何使设计更合理,使演示效果更易理解。这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发现、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
2.经历科学的探究,掌握科学的方法
学生寻找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动手探究,不仅能享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还能从素材选择、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动手制作、演示改进的过程中,尝试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关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3.在操作活动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自制教、学具的制成,无一不经历查资料、想方案、画图纸、找材料,动手操作和反复试验的历程,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相遇问题时,经历教师画图和演示后,学生再用橡皮或铅笔盒当汽车模型或自制玩具车,同桌间动手演示相遇的过程,能更深刻理解到其中的数量关系。
4.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具的自制都经历了设计思路、明确制作要领、操作顺序的制定、演示试验、改进不足、检验效果等程序。任一个程序的执行,都能让学生的思维外显在作品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兴趣潜能,成就了千差万别的每一个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