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舟山:让精灵回归自然

2018-05-14郑恩朱杰

浙江林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浙江师范大学场长种群

郑恩 朱杰

浙江于2018年4月25日在宁波余姚和慈溪两地进行了人工繁育獐的易地野外放歸活动。獐又名河麂、牙獐、露牙獐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型小,外形似麝而稍大。2015年10月20日,浙江省林业厅和舟山市人民政府联合在美丽的舟山群岛首次野外放归了人工繁育獐。2016年10月27日,又在舟山进行了第二次野外放归,并以12只为一组进行分组放归。

獐喜栖息于泉水边、溪流边、河岸或低山丘陵、海岛等环境。目前,舟山地区是獐的主要分布区,野外种群数量约为3000只左右。4个行政区中除嵊泗县外,其他3个地区(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的43个主要岛屿均有獐分布,并于2010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獐之乡”称号。由于栖息地破碎化,獐的分布有着“岛屿化”趋势,为解决獐的种质资源退化问题,2009年舟山建立了野生獐种源繁育基地,目前已人工繁育成功。进行野外放归,有利于獐在舟山的物种资源保护,也有利于獐遗传多样性的保护,避免近亲繁殖,促进种群的基因交流,从而进一步建立獐的种群。

做好前期工作

为獐的生存多一份保障

为使獐野外放归后能顺利生存繁衍,从放归之前的几个月开始,科研人员便对将要放归的獐进行种群谱系测定、野外模拟生存训练,主要训练其自行觅食、自主选择配偶交配、自行筑巢产仔、自行哺育幼獐等能力。

设立野化场,提高野外生存能力。在前几年的野外放归中,由于在繁育场人工饲养长大,獐对人并不害怕,反而有亲近感,在山上找不到食物的时候就会跑到山下农户家里找吃的,但是这样獐会被狗咬伤甚至咬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舟山林场设立了獐野外放归“中间站”——野化场。林场承包了80亩的苗圃地,为了营造食物充足的林地环境,以每两亩地2—3只獐的比例进行放养。同时每一块区域都有一座用砖块和茅草搭建的小屋,以供獐避雨和保暖。

野外模拟生存训练,提高自然繁育能力。为了营造更为真实的野生环境,也为了培养獐的觅食能力,在上一年的獐放归后,除了原有的树木,整个野化场会在空地上种植一些獐喜食的豌豆苗、大豆叶、马铃薯、花生叶及番薯叶等植物,在水渠和池塘中还会种植水葫芦。在8、9月新一批的獐移入时,这些植物就可以保障獐的生存。野化场还在每块区域之间设置了接近人高的网,以此来训练獐的跳跃能力,一段时间后,很多獐便能跳跃出围栏。“今年原预定放生獐40只,但是在前段时间进行检查时,我们发现部分獐有怀孕的现象。”舟山林场场长黄海明在介绍时说道。繁育场中的獐在4、5月怀孕比较少见。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在野外放养时,獐整体的发育、生长情况比较好。由于獐本身比较胆小,容易受到惊吓,流产的可能性也较大,一般怀孕率在10%左右,这次遇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也很惊喜。

改进运输方式,提高野生放归成功率。在放归之前,需要保证獐的身体健康,尤其这次放归的点相对以往而言较远,在运输过程中,如何确保獐安全到达放归地也是一大难题。往年基本使用打麻药的方式防止獐在运输途中胆小受惊、反应过度而到处冲撞。“麻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獐的身体带来影响,所以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更为安全的运输方式。”黄场长表示,“上次上海崇明岛湿地公园来我们这引进獐的时候,他们采用了一种根据獐的体型特制的笼子,在保证獐可以站立的基础上又限制了獐的活动。在运输到上海后,獐的身体情况也很好。这次易地放归时我们也采取了这种新的运输方式。”

进行实地调查,提供科学生存环境。为了更好地进行人工繁育獐的野外放归,舟山市早在2008年就委托浙江师范大学开展舟山市鹿科动物资源调查,并于2017年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进行“浙江省珍稀物种獐就地和迁地保护项目”,为野外放归的人工繁育獐提供更为科学良好的保护和生存环境。在第三次野外放归前,林场和浙江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当地林业部门的配合下,通过实地勘查、资料分析和访问,对宁波余姚东岗山省级森林公园和慈溪达蓬山省级森林公园进行了调查,确保当地的资源环境能够满足獐的生存条件。

加强后期保护

为獐的发展多一份保障

接下来,舟山将持续开展舟山群岛各岛屿獐的保护工作。一方面通过对圈养的獐持续实行野外放归计划,放归獐的地点尽可能选取对獐种群的人为干扰活动较少的岛屿。另一方面则选取破碎地和隔离的栖息斑块,通过人工种植供獐取食的植物,使獐习惯并适应该地区的生存环境。

完善放归技术,加强监测保护。前两年放归野外的獐身上都佩戴了野生动物追踪仪,利用“环球追踪”软件,就可以看到它们近段时间的位置变化,从而了解獐的生存状态。“这个数据是每一小时更新一次。”黄场长说道。为了弥补目前放归后检测技术的不足,舟山将建立无线电遥测和GPS定位跟踪,加强对野外放归獐的定位和监控,及时传回相应的数据信息,并积极整理獐放归后的数据,分析獐活动的规律。加强放归后獐的个体标记技术的探究,在利用獐个体野外GIS项圈方法外,探索其他快速识别獐个体的技术。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远程视频监控设施和固定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定期监测野外獐的活动轨迹和分布,加大野外种群的监测和保护力度。

利用人工种植,提供充足饲料。獐喜食的青绿饲料割下后应立即投喂,如堆放时间过久,则会很快腐烂而丧失营养价值,因此不能大量购买并长期存放,而且獐所需的饲料并不是舟山现在市面上较常见的农作物。“现在的饲料基本上是自己种植的,每一时段种植的饲料都不一样,算上人工费基本上现在每年一亩地的花费在1万元左右。以前最多的时候100只獐所需要的青饲料在200—250公斤,需要20多亩地。”黄场长表示,“野化场建立后也减轻了部分的压力。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人工投喂点,通过在这些地点建立固定的嫩叶型植物如带叶的胡萝卜、番薯叶、青菜等投喂点,使獐有充足的食物,从而避免冬季因觅食困难导致饿死的事件发生。”

进行项目研究,确保幼獐生长。据了解,獐的体内有一种“奶块”,在民间土方中一直认为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这也成为野生獐被偷猎的原因之一。据黄场长介绍,其实一只獐一生可以被取獐奶一次,因为獐年幼时恢复能力比较好,在取出后做好缝合,是不会对其生长有影响的。几年前在上海师范大学就进行了对獐宝的研究,由于獐宝是通过獐奶中的“杂菌”形成的,无法通过食品卫生要求,从而无法在市场进行销售。这次舟山林场和浙江师范大学在“浙江省珍稀物种獐就地和迁地保护项目”的研究中,仍在尝试通过体外模拟幼獐胃环境的胃蛋白酶浓度、pH值大小、微生物环境等对獐奶的消耗分解作用,测定不同时间处理的獐奶的主要成分与獐宝的区别,研发一套最合适处理獐乳技术替代杀獐取獐宝的传统陈旧的方式,确保幼獐不被杀死,实现獐繁育每年不少于100头的目标。

加强宣传管理,创造栖息之所。在前期调查中,研究组对于后期当地需要注意的方面提出了意见。为了减少放养地部分生产经营活动和游客的人为干扰活动,则需要在当地加强宣传和管理,确保不会对獐造成影响。近几年,舟山市通过“关注森林”“爱鸟周”等活动以及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并开展“天网行动”“亮剑”“春雷”等系列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加大了对非法捕猎的打击力度。

猜你喜欢

浙江师范大学场长种群
死去活来
吴宝旭作品
于昕卉作品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Teaching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ed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ustralia
异曲同工
苍鹰是我女朋友
由种群增长率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变化中的“率”和“速率”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