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
2018-05-14张悦
张悦
财政部2006年2月正式发布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套新运行体系,这套体系在2007年的1月1日就已经在各个上市公司当中开始执行了。这套准则应用到具体实际之后,还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来说,对于公司内部的会计制度设计都有很大的影响。这套新准则开始实施之后,很好的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当前比较流行的国际惯例进行接轨的目的,并从中建立起了很好的体系,这套体系对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来说是比较完善且标准的体系。这套体系的确立和应用必然会使我国在会计审核方面的各种制度更加透明化,并且有利于我国的相关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在国际上的提升。
一、新会计准则的应用
(一)存货管理。我国在制定的这套会计体系当中的第十四条就有这样的相关规定:企业必须要采用一些有效的计量方法,例如加权平均法以及个别计价法等,去确定企业所发出所有存货当中存在的实际成本如何,也就是说在存货完全发出之后,所采取的具体计价方法当中,直接取消了以前所采取的后进先出方法。
(二)公允价值的应用。第四十二条当中则有这样的相关规定:对于会计计量的主要属性来说,它包括了公允价值、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和可变现净值这样不同的五种方式。
(三)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体系中的资产减值第十七条当中有这样的相关规定:如果企业所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出现并经过有关部门的确认之后,那么在以后的相应会计期内就不能够再被转回。也就是说从2007年的1月1日开始,对于多种形式的减值准备,如果计提之后,就不能在以后的相应会计期间进行再次的转回,而是只能在对相关的资产进行处置之后,再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二、新准则发布后企业产生的实际影响
(一)企业对于发出存货的计量方法更有把握。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可以使相关的企业在对存货进行基准计价的时候有更多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用,比如说先进先出的方法;对各种产品进行个别计价的方法以及加权平均法等。我国在发布这套准则的时候,就明确的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和相应的企业必须要首先采取先进先出法来对存货进行基准计价,然后再考虑移动加权平均等其他方法,这样就更有利于企业去控制存货的成本。
(二)更加有助于企业对所得税费用等进行计提和入账。在我国所发布的这套新的会计准则和体系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我国所实行的相关会计制度与所采取的税收法规之间不能形成很好的相互配合,反而是逐渐的产生了一些差异,而且长期以来的“会税分离”态势也基本上被确定了下来。但是,在日常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必须要遵守相应的会计制度,而具体的会计制度和相关的税收法规之间的规定是不一样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借助一定的纳税方法来进行调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困难且麻烦的。而新的准则制定之后,则有效的避免了这样问题的发生。
(三)新准则当中还允许企业将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新准则体系在发布之后,几乎完全的摒弃了一些传统的做法。比如说,新准则当中首次允许相关的企业可以将一部分的研发费用直接资本化,这一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一些高科技企业对于研发费用需要较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企业内部所具有的相应资产负债结构等,大大的提升经营业绩,并对资信能力和融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相关企业更加增大对于科研方面的投入,也能从根本上加快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有利于企业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去抵御可能的来自市场的风险。
(四)新准则的制定也可以使我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利于明显,要求我国必须要适应这样的潮流,企业也必须要尽快的融入到世界经济舞台当中,而会计信息是国际上最为通用的一种商业语言了,所以,我国在这方面也必须要与国际相互趋同,实现等效认可才可以,这也是我国会计准则在进行建设过程当中的一個最主要的目标和方向。
三、结语
总之,自从新准则开始实行以来,已经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在未来也会继续影响我国的各类企业,从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对于相关的工作者来说,则应该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然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执行好新的准则,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单位为西安培华学院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