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创绽放乡村芳华
2018-05-14
新都区斑竹园镇三河村,远近闻名的“成都足球第一村”。
近年来,三河村党总支突出党建引领,坚持产业发展,以足球为基、音乐为魂,聚焦活力社区目标,带领党员群众走出了一条以“互联网+体育健身+音乐文创+乡村旅游”撬动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特色道路。
今年1月,四川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命名2017年度省级“四好村”,三河村赫然在列;当月,三河村被评为2017年度成都最佳党建引领示范村。
突出党建引领,从“后进”变“四好”
从北星大道进入三河村的小路两旁,是打造一新的特色民居,周边果田环绕、鸟语花香、水清景美,点缀其间的涂鸦墙,也成为村里一道特别的时尚风景。而在5年前,三河村还是个“后进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经济长期在全镇、全区排名靠后。
2013年村级党组织换届,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的80后“足球迷”谭杰当选党总支书记。在这位“班长”的带领下,三河村坚持“四主导三联系”党建工作思路,即总支部主导规划引领、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保护,党小组联系片区、党员联系周边群众、骨干党员联系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发展和治理,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后进”到“标杆”的蝶变。
以发展足球运动为切入点,三河村成立了成都首个农民健身足球俱乐部,先后打造了两个7人制田园足球场。从2015年起,每年都举办“宝柚杯”业余足球联赛,仅2017年,共举办球赛248场,吸引观众10万人次。
“发展足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谭杰说。三河村的支柱产业是柚子,家家户户都种。联赛取名“宝柚杯”,奖品是奖金+柚子,就是为了推广村上的柚子。“成都足球第一村”招牌的打响,有力推动了柚子、葡萄等农产品销售。
游客多了,消费需求不断提高,随着商机的显现,村党总支鼓励农户进行院落自改,参与建设。农户利用自改后的房屋对外租赁或自主创业、利用节约的建设用地流转,实现了资产变资本、资源变资本。村里陆续建起了足球餐厅、农产品超市、垂钓场、农家乐、休闲农场、现代民宿等“足球+旅游+生态农业”相关产业,村民就业和收入不断增长。
足球赛事、乡村旅游为发展集聚了人气,盘活了农村资源。三河村土地流转由70亩增长到500余亩,吸引社会投资从2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000万元,集体收入从7500元/年增长到108200元/年。
生态环境陆续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升、体育设施无偿使用,使城乡环境和居民文明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喜爱运动的多了,玩牌打麻将的少了,全村人的精神状态更为积极向上,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如今,这个“足球村”正致力于打造又一张崭新名片——音乐文创村。
聚力音乐文创,做出乡村振兴特色
2017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着力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重塑,将中心城区范围由“5+1”扩大为“11+2”。面对城市定位转变为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区,新都区提出,依托“古蜀三都”之一的厚重底蕴和四川音乐学院丰富的艺术资源,做强天府文化音乐文创中心,为成都高标准打造国际音乐之都提供重要支撑。
紧紧抓住新都区在斑竹园镇规划乡村音乐小镇的契机,三河村借助优质生态本底、产業基础、文化底蕴及“成都足球第一村”品牌,创新发展音乐文创产业,力争打造成为成都乃至全国具备影响力的音乐品牌,“让三河村成为一种情怀、一种魅力、一种时尚。”
咖啡厅、红酒坊、音乐吧台,周末有萨克斯等演出……距离球场不远处的“一杯时光”休闲农庄作为党员创新基地,带头引领,率先尝试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今年世界杯期间,三河村也策划了活动,希望借“足球+音乐文创”不断刷新人们对成都乡村的认识。
谭杰表示,作为音乐文创小镇的核心区域,三河村要通过与四川音乐学院深度交流合作,引进优秀音乐团队,形成“音乐创作—音乐消费”的发展模式,大力提升音乐文创村品质,并以市场化的运营,推进音乐走进民间、走进生活。
做好这项工作,除了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谭杰特别提及两点: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生态保护。
如果说此前三河村注重的是通过产业的发展盘活农村资源,通过赛事的举办,把农村资源转变为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本,那么,在音乐文创村的推进中,更多思考的则是如何把农民培养成创新创业的新型农民,把资本转变为群众的收入。“我们正着手乡村振兴音乐文创小镇人才孵化,先对村里的年轻人进行咖啡师、糕点师以及服务礼仪方面的培训。他们具备这些技能后,在本村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下一步盘活资源乃至创业做好了准备。”比如,村民利用闲置用房做成民宿,可以为游客提供更精致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适应现代都市人群的消费倾向。
在发展中,尤其要避免大拆大建,保护原有川西民居特色和原始林盘,充分利用好大地景观,注入音乐元素的“灵魂”,让不同的院落有不同的文化融入进来。通过引导,让更多喜爱原创音乐的人留在三河村。“我们想要的模式,是让整个三河村有产业的地方就有音乐,使市民在田野中享受音乐,享受慢时光。”谭杰说。
目前,三河村正以“一杯时光”为样板,相对集中地打造至少6家主题农庄,分别以中国古典、现代流行等不同音乐形式呈现。今年底,一个由废弃工厂变身而来的音乐公社将对外开放,成为集音乐教育、培训、表演和孵化为一体的文创产业聚集地。
围绕体现鲜明特色、提升整体风貌、定位项目业态等等,音乐文创村规划已几易其稿,谭杰并不急于求成,“音乐文创需要精耕细作,循序渐进地做这件事,更有利于乡村振兴资源的盘活。”
重塑乡村生活,才能真正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