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2018-05-14郑雪菊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生命

郑雪菊

【摘 要】我国的教育现状是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学校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升学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意志脆弱和情绪失控等心理问题,以及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都严重危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通过生命教育来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这一点上,学校的体育课有着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体育教学 生命教育

一、对生命教育的理解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的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领悟生命的价值个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过程冲,促进生命和谐发展。然而,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安全第一”。这是教育界、研究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共识。由于安全隐患时刻存在于小学生身边,因此把安全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头等位置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提高中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是学习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务。

二、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是学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个性,保证他们有相对的人格自尊与自由。他们的任务不只是“学习”,而应该是“成长”。特别是不要把他们作为我们自己的“替身”,作为我们达到或实现某种理想与目的的“工具”。应该让他们去追求自己的个性与自由,不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机器,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生活。

中学阶段是个体身心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较为剧烈的时期。认知方面,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之间的差异很大,中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也开始增强,特别是我们处在大数据时代,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涌向学生,若不加以过滤,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只有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才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保证他们健康成长;情绪方面: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不平衡,情感丰富而脆弱,情绪变化剧烈,处理问题多缺乏耐心;人际交往方面,中学生需要朋友的关心帮助,但中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情感波动大,人际交往中容易遇到问题。同时,中学生又面临着升学的考验,家庭和社会的关注,这些都会使他们觉得压力很大,遇到困难与挫折,很容易觉得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因而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十分必要。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康成长。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体育教学对生命教育的优势

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体育课程是我们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运动实践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中学体育教学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体育运动技能,更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体育与生命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强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的应变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失败与挫折,同时,又伴隨着一定的刺激体验过程,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生命意识状态。体育教学又具有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责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学会生存,感受生命之美,学会健康生活,塑造体育精神,养成高尚人格。

四、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策略

第一,充分利用体育室内课教学平台,开展生命健康知识讲座。风雨雪天气不便于室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室内课就成了进行生命健康常识普及的最好时机。教师可以组织营养保健、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急救、溺水急救及自救、抗挫能力的培养、体育运动健康常识等相关讲座。教学中,借助典型案例,模拟场景,让学生动手尝试练习,掌握科学的健身和保健方法,领悟体育运动对健康的意义,形成终身运动意识。

第二,细致挖掘体育教材内容,培养学生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中,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通过学练,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感受生命突破的喜悦。并使学生学会互相帮助与自我保护的相关技能,如在“双杠跳上成分腿坐前进”教学中,采用小组互助合作体验的方式,营造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我保护与帮助他人技能的指导,把握生命教育的时机,强化生命与安全、生命与关怀教育,升华学生的生命意识。体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的事业,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欣赏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朴.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的构建[J].体育教学,2009,(12).

[2]秦毅妮.体育课程中应渗透生命安全教育[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8).

[3]姚云.扎实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势在必行——有感于桑枣中学师生在汶川地震中无一伤亡的奇迹[J].教育科学,2008,(4).

[4]李春芳.关于高校安全教育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5]顾渊彦,凌平.域外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6]杜亚丽.中学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7(24).

猜你喜欢

中学生体育生命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我们的“体育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