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讨

2018-05-14程萍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有效性初中语文现状

程萍

【摘 要】阅读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积累,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合理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成为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现状 有效性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一味按照应试教育的思想,采用固定、僵硬的教学手段,分析课文段落大意、讲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较低,所以,革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读书使人益智”,但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目前现状分析如下:

1.语文阅读教学程式化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步骤程式化,既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降低了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一般地,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只是将整篇文章分解成若干段落,把一些重要知识点列在黑板上,让同学记录在笔记本上进行背诵,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失去兴趣,对文章重点内容理解不透彻,只学到一些无实际意义的东西。

2.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化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板书教学逐渐被多媒体所取代,虽然形式新颖的多媒体教学会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但问题随之而来,就是教师将多媒体教学当成评判课堂教学质量好坏的标准,使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化。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将语文课堂的重点都放在了观看上,不进行内容学习,而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失去了指导作用,既不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理解能力,还干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多媒体教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现阶段许多初中教师认为自己讲解经验丰富,在课前不进行充分备课,不对学生学习目标进行制定,致使在语文课上讲解时不能对文章内容充分讲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不透彻,在学习中没有阅读目标,只是对文章粗略的阅读。

4.语文阅读教学缺少拓展延伸

现阶段,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讲解,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只了解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对其他知识一概不知,从而导致学生语文阅读缺乏想象力,语文阅读学习积极性下降。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1.仔细备课,合理选择教学策略

备课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上课之前,根据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入研究课本内容,科学选择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之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根据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讲解课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仔细分析课文的题材类型、写作方法和修辞技巧,引导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主观看法和内心情感,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合理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根据课文内容,合适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思想,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培养阅读习惯,注重阅读积累

叶圣陶曾将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外语文教学内容讲解时,要对语文内容进行精心选择,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大量收集成语,好句好段,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量。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朗诵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带有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知识素养。

4.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一味强调教师的指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的参与意识薄弱,阅读积极性不高,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讨论、探究词语含义、句式特点和课文大意,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结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任何事情的成功都贵在坚持。只要坚持做下去,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时常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使这种阅读兴趣延续下去,使阅读成为学生本身内在的一种需求,逐步促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学校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另外,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初中生語文阅读能力,让初中生真正喜欢初中语文阅读,在语文阅读中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邹晔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课外语文》 2017年01期

[2]匡云华,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神州》2017年第35期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初中语文现状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