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看法和意见

2018-05-14宁欣伶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效性小学生阅读教学

宁欣伶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小学的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语文阅读能力,也更加注重将语文科目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以增强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基于此情况,小学语文教师若要将学生生活与语文阅读教学联系起来,就必须着重把握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开展其他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教学 语文 实效性

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原则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领会课文主旨的能力,这使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三大特征,即人文性、工具性和基础性。所以阅读教学也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也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感悟作品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皆具备的全面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1.丰富小学生各方面的知识

小学生获得知识主要是靠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获得法,也就是小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知识演變为自己的经验;第二种是间接获得法,也就是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订阅报刊杂志等来进行知识的积累。书籍可以突破时间赋予人类的限制,保留并且传递几千年来的道理和经验,它促进了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明白道理,增长见识。所以小学生应该多多阅读,获取一些课外的知识,既可以充实自己,又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

2.让小学生深层次发展

有句话说“读书使人明智,使人善辩,使人深刻”,小学生在阅读书刊的时候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直觉和感觉都沉入书本中,摄取、储存,最终消化信息;小学生应该领悟读物的内容,然后对其分析、推论和总结。在阅读之后,小学生会有了自己新的见解和想法,这就是通过阅读所获取的成果。小学生完成这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之后,相应的智力、知识水平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3.多方面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

在小学阶段 ,语文阅读教学有着统一的文道规律,这意味着,教师再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的时候,也要主动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三观。在语文新课程中明确规定:“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观,逐渐塑造出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语文阅读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而语文课本中选择的文章几乎篇篇都是文质兼美,比如《迷人的青海湖》、《春》、《黄果树瀑布》等,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就渐渐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熏陶学生的情操。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实效性的几点对策

1.增强语文阅读课堂的活力

小学生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独特群体,具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和自己的爱好、个性,学生不是教师授课时的一个单纯的接收器。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就是“填鸭式”的生硬灌输,这会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十分枯燥,缺乏生机与活力,从而使学生失去挑战智慧和阅读的兴趣。教师应该探究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阅读课堂充满活力,调动起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解放自己的个性。

2.将语文阅读教学融入学生生活

从本质上看,语文的阅读教学就是生活的剪影,因为语文真正的源泉正是生活,学生是活的个体,存在于社会、,家庭以及课堂之中。基于此,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更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使得小学生能在整个社会里面学习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里寻找美,发现美,体会人生的真理,进而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在阅读刊物的时候,学生如果只看到静态的语言文字,并不理解作者的真实感情,也没有作者当时境地的生活背景,那么在理解的时候就会产生欠缺。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借社会这个大的教学氛围,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易于领会的场景,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感情。

3.对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

学生在刚开始进行阅读时并不了解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万一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教师应该激发出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例如读学生进行适当的赞许和鼓励,多对学生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增强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有句话说:“好学生是被夸出来的”,所以教师不需要对学生吝啬夸奖与鼓励,让学生在被关心的气氛中提高阅读的兴趣。

4.巩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是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光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达成效果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把课内课外知识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将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做好。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好习惯,只有有保护书籍的心态,学生才有认真阅读书籍的可能。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小学的阅读条件比较差,没有专门的图书阅览室,就算有一个小小的阅览室,里面的资料也都破旧过时,怎么能培养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而且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较窄,这些都造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较低。在这样的状况下,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拨出专门的资金用以购置阅读资料,在挑选书籍方面也要注意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内容,这样才能解决小学生阅读源头上的问题。

三、结语

学生培养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时,不能把抽象的知识和方法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帮助阅读吃力的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阅读学习的方法。

猜你喜欢

实效性小学生阅读教学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