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机制研究

2018-05-14黄小燕陈燕

知识文库 2018年6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民办论文

黄小燕 陈燕

在分析了科研成果教学转化对民办高职院校重要性和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民办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项目立项转化要求、论文奖励转化、课题验收转化、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及科研、教学协同管理四项机制。其四项机制构成了民办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总机制,为民办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提供制度上保证。

随着高职院校由招生数量扩张发展到教学质量提升的内涵建设办学理念的转变,各高职院校都将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加以重视。高职院校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理想宗旨在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理想与现实不相匹配的现象,这不仅浪费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也不利于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其根本原因是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形成科学可行的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机制。本文拟在分析民办高职院校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民办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机制,以供同行参考。

1 科研成果教学转化民办高职院校现实需要

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高职院校更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之根本。民办高职院校作为社会办学力量,其办学经费除了社会投资以外,学生学费是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优秀社会声誉的毕业生,不仅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理论层面的要求,更是民办高职院校社会声誉的根本保证,得到社会认可的毕业生为民办高职院校带来的招生“广告”不可低估的吸引力效应,是其它宣传途径不可替代的。民办高职院校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不仅是通过教师科学研究活动提升民办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将教师科研成果和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教师的科研成果通过教学转化环节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掌握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并鼓励学生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成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工作能力。为此。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成果教学化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途径,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载体,提升民办高职院校社会颜值,增强民办高职院校社会竞争力,形成民办高职院校招生“颜值”特色,其颜值是民办高职院校生源的软实力的保障。

2 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现状

尽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是民办高职院校提升招生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业已得到个学校重视,但是由于观念和管理制度上的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教学转化渠道并不通畅,其根本原因在于:

2.1观念上偏差

增强高职院校社会科研服务能力不但是国家关于高职院校办学方针政策上的要求,也是民办高职院校增强社会声誉的现实要求。但增强高职院校社会科研服务能力在观念上往往是注重了学校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即通过教师为企业服务的科研活动这一载体实现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为此也就存在了一是学校为社会科研服务仅仅是服务于学校外部社会环境,而忘记了学校培养学生的内部环境要求;二是社会科研服务仅仅是教师的行为,而忘记了学生的作用。这就造成了民办高职院校科研与教学相隔离观念上偏差。

2.2 科研实施者行为偏差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属于教学型,学校对教师科学研究没有考核要求,更多的是通过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而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个人而言,由于能力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职称问题,达到晋升职称最低限度就可以,职称解决了科学研究活动也就到此结束,无需顾及与自己教学活动相结合。这也造成了教师个人科研成果与教学相割裂的行为层面偏差。

2.3管理制度缺陷

一般科研活动可以分为教学改革、教育科学、自然(社会)科学研究三个方面。相应地科研成果也就存在教学改革、教育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三大类。而三项科研成果主要以论文、结题形式展现的。由于学校鼓励政策,一般学校是给予论文作者一定奖励,而给予立项课题项目资助经费。对于课题形式的教学改革等三项课题结题考核形式也是不同的,由于教学改革考虑的是教学改进效果,为此需要考核教学文件;而教育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成果主要考核完成课题发表论文的质、数量承诺要求,故没有现实效果要求。为此,由于考核和鼓励政策不同,这就是后两者的科研成果(也是本研究所指内容)完成者并不注重向教学转化。这也就形成了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制度上缺陷。

此外,科研成果与教学管理相隔离。在学校管理体制上,教学归教学管理部门、科研归科研管理部門。这样从管理机构角度上看,科研成果要向教学转化,就需要从科研管理部门向教学管理部门移交。由于授课计划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文件,一般授课计划教师是按照学科知识、技能系统化实施编制的,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授课计划检查监督教师人才培养进度。为此教师无权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纳入授课计划。倘若某个教师想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需得教学管理部门的同意,这也就限制了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教师积极性。

简而言之,人的理念、行为和目前的管理制度局限了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实施,为此有必要从管理制度上改变教师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观念,将一切活动都指向服务人才培养现实上来,即一切都是为教学而服务,才能体现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特色。

3 科研成果教学转化机制构建

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使科研成果教学效果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学校管理层面上加以改进。为此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转化机制。

3.1 项目立项转化要求机制

传统在科研课题立项论证阶段,除了教改课题以外,往往仅考虑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与具体教学无关。为了强化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本机制建议在科研项目申请书中增加一项人才培养效果具体要求考核指标,要求申请者明确指出所申请的课题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关系。此指标作为专家评审立项和课题验收主要内容来考核。该指标应明确要求立项内容与申请者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什么关系、培养学生那个方面职业能力,能给人才培养带来那些具体的创新,为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有什么作用,以什么方式将其项目内容展现给学生等。

3.2 论文奖励转化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同公办高职院校一样,为了提升学校社会声誉和教育管理部门考核,均对发表论文作者一定的物质奖励。但目前更多的是考察论文档次,而没有将论文成果向教学转化环节纳入奖励考核内容。为此,在进行论文统计时,仅仅要求论文作者向科研管理部门提交论文原件即可,由科研管理部门对论文档次进行鉴定。本机制建议在论文作者提交论文同时,应填写由学院统一编制的科研成果教学转化实施记录表,并由系部确定合格一份,作为论文成果教学转化效果证明纳入论文奖励考核内容。

3.3 课题验收转化机制

应根据项目立项转化要求机制内容要求,增加一项课题成果教学转化结题报告。目前学院、省市级课题结题时都需要一份结题报告,其报告内容主要设计研究内容、成果和目标完成情况。几乎没有涉及人才培养。本机制建议无论学院、省市级课题结题时,需要增加课题承担者将课题研究内容与教学相结合效果的总结报告,并作为结题主要内容进行考察。

3.4 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机制

为了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各省每年均有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在申请该课题时,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撰写申请书并立项实施,但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几乎没有考虑指导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问题。即没有和指导教师开展的科学研究内容开展实实在在的相衔接,这既浪费了项目经费和指导教师的精力,也不利于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本机制建议在筛选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时,应更多地鼓励将指导教师的科研成果与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申请结合起来,将教师科研成果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转化作为评审项目首要因素考虑进去。这样不但利于教师科研成果教学转化,也易于教师成果生产力化。

3.5 科研、教学协同管理机制

针对目前科研、教学分类管理现状,本研究认为为了实现科研成果教学转化,完全有必要从学院管理角度,构建科研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协同化的科研成果教學转化管理机制,为教师科研成果教学转化提供制度保障。

总之,教师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对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生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民办高职院校对教师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保证教师科研成果教学转化切实可行,需要在项目立项转化要求、论文奖励转化、课题验收转化、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及科研、教学协同管理等机制方面加以完善,并以此机制编制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

项目资助: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课题“江海学院教师科研成果教学转化机制研究”,编号2017jhxy022。

(作者单位:1.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部2.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民办论文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探究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民办高等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