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2018-05-14李翠
李翠
【摘 要】数学是义务教育阶的重要课程内容,数学教育的重要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也应该积极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开发和创新教育内容,扩展小学化学课堂,实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构建奠定基础。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问题、积累经验,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本文中,笔者将集中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旨在为教学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性 创新
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不同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进步,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学习信心。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顺应新课改的趋势鼓励学生不断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挖掘小学生的学习潜力。下面,笔者根据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 ,阐述一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 创设情境 ,提高参与热情
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儿童视野,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创新情创设的方式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讲小学数学“克与千克”时,低年级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已经接触过重量问题,但对重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而且,重量单位也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因此,在引入新课时,我创设这样的课堂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跷跷板的游戏,如果让我们班的王芳和马爽两位同学一起玩跷跷板游戏,你们知道会出现什么状况吗? ”然后请这两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跷跷板游戏,最终马爽这边会翘起来,因为马爽比王芳轻。这样,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非常高,非常重视新知识。然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有些物品看起来体积很大,其实,它并不比看起来体积小的物品重,比如一袋爆米花的重量大约是50克,一块铁的重量要比爆米花重的多。要想知道一个物体有多重,必须要通过实际测量。这时 ,教师可拿出两包食盐,每包是 500 克 ,让学生拿起两包食盐托在手上掂量一下,感受一千克有多重。
二、借助信息技术,拓宽数学视野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为实现课堂实效性也应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制作丰富的课件内容,节省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1]。比如,讲小学数学“时、分、秒”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 1时 =60 分 ,能正确认 、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体会 1秒有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在课件上出示一个谜语 :“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 ,滴答滴答响,催人早早起。”经过思考,学生能够得到谜底是钟表。然后,教师可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个情境动画:小明7 时 30 分离家,7 时 45 分到校。之后请学生仔细思考,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教师可先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使他们灵活掌握时、分、秒。为了让小学生养成节约时间的好习惯,教师可带领学生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看看其他同学的作息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小学生的视觉、听觉等都得到了有效锻炼 ,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培養探究意识,鼓励合作学习
新时期,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考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2]。比如,学习小学数学“面积”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并能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教师可先给学生准备教学用具,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一个小比赛 ,每人桌上都有一片叶子,要求把它涂上绿色,看谁涂的快 ,涂完后就请立刻举起来展示给大家看。接下来进行探究式教学,主要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活动 ,数学教师则参与指导。探究后 ,教师可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进行比较的,再请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点评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学生发言以后,教师进行总结:有些物体我们用对比的方法,通过比较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大小。但是有些物体却无法直观的判断它们的大小。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图片、学具和小剪刀及方格纸,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大小。这节课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组织数学实践,学以致用
基于小学数学的基本特点,教师应该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比如 ,讲小学数学“位置”时,要求数学教师要善于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此,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级中班长的位置 ,把自己的方法写出来或者画在纸上。然后,数学教师进行观察分析。学生介绍的位置方法大约分为两种:用“第几排第几座”描述;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描述。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多边形 ,各顶点用两个数据表示 ,并要求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画图,加深用数据表示位置的印象。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学生能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初步体会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结束语:
综上,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不仅要求教师能够积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还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正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将数学教学工作真正做到位。
参考文献
[1]刘春清.浅析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12(23):320-321.
[2]李畅.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5,23(09):144-145.
[3]罗恩.浅议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03):215-216.
[4]张淑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造策略[J].素质与能力,2014,34(0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