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
2018-05-14陈聘
陈聘
【摘 要】小学高年级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提升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效率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期待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训练。教师应着力关注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科学设计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数学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一、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都较重,还处于以感性认知为主的人生阶段。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都是依据自身的喜好和好起点有目的性地选择想学习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小学生对数学教材中的某一章节、某一部分比较好奇或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主动思考数学问题。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小学生这一学习特点,了解小学生在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充分尊重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只有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学生主动独立地思考学习中的疑问,数学老师才能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真正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且,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以培养小学生广阔的思维能力为目标,在新课标教育模式逐渐普及的当前,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老师应该逐渐转变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学习最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
当今时代,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兴趣的提高,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体验的真实性,真正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学科。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利用情境导入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探索数学知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进而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到一起。例如,在“鸡兔同笼”问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制作一些教具,搜索与鸡、兔相关的玩具,制作透明的箱子将这些鸡和兔放进这个透明笼子中,然后用黑布将笼子上方遮住,向学生陈述已知条件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进而对鸡兔同笼的问题进行解决。在学生确定了答案之后,教师将笼子上方的黑布掀开,为学生呈现问题的答案,这个情景的创设对于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动性非常有利。
三、善于将数学知识点进行串联,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仔细翻阅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后可以看到,教材中数学知识丰富多样,既包括分数计算、负数知识,又包括简单的图形变换等内容,在启发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能够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好数学教材丰富多样的特点,巧妙地实现数学知识点和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注意力更加集中,行为上表现得更为主动。就拿“分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来说吧,老师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呈现一个圆形蛋糕图形,针对这个图形提出相关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提高,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四、巧妙地运用激励方式,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
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掌握各种激励方式,运用合理巧妙的激励方式激发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小学生课堂听讲的参与度,增加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的重视程度。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更要发挥出主导作用,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激励小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小学生自己就会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动力。教师可以用到的激励方式有很多种:如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口头激勵和负激励等,不同的激励方法就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在高年级数学考试中学生取得了好成绩时,给他们奖励一些小奖品,可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下次会有更大的进步;当数学课堂上小学生交头接耳、不注意听教师讲课时,教师要适时地告诉学生们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告诉他们课堂时间是如何的宝贵,让他们必须养成珍惜时间、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当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快提升时,教师要在班级里对学生做重点表扬,鼓励他要再接再厉,让所有的学生向他学习。激励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习数学当中,深入地探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整体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积极组织数学教学的探索研究,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
科学合理有效的数学教学探索研究对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充分地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创造力,并且还能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将数学教学探索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在组织数学教学探索研究活动时,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需要进行不断地深入探索研究,同时要平等地对待对待每一位小学生,加强对学困生的重要培养和锻炼。要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效率,还要求数学教师能规划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有些小学数学教师规划设计的练习题难度太大,使得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反感;有的数学题太简单,导致小学生不重视。现今,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练习题内容,使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
总之,在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做数学课堂中的“乐知者”,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教师应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究和思考,尽量在数学课堂上真正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黎华玲.小学高年级数学概念教学方式探索: 2012(2):53-56.
[2]李玉香.数学直觉思维的教学价值、特质及其培养路径: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2011(10):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