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2018-05-14肖雪孟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小学生教师

肖雪孟

【摘 要】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终身收益。小学生正处在人类成长的萌芽阶段,身心都处于成长的黄金期,因此,这一时期,是塑造他们性格和品行以及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格外注重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小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角度,阐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生 学习习惯 教师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笔者认为这句话说出了很多成年人的心声,也给了很多人启发。人在幼年时,就已经懂得很多事情和道理了。所以家长和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关键的教育时期对孩子进行塑造。小学阶段尤其应该如此。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

第一,从探究力上看,他们对整个未知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心。对于陌生而新奇的事物,他们总是能专注的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且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探索能力上有着很大的可塑性。

第二,从情感上看,小学生的情感虽然单纯,但却真挚热烈。他们对生活和各项事物充满了热情和激情,但又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显得感情用事。对于喜欢的事物则积极投入,不喜欢则敬而远之。 因此,让小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教师需要加以耐心教导和引导的地方。

第三,从进取心上看,大部分小学生是有积极的进取心的。但同时,因为情绪易受感染,所以虽然他们的进取心很强,但意志力却相对薄弱。因而对事物关注力的持久性要差一些。也就是通常我们所总结到的自控能力不强、自制力弱。因此,塑造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也是小学阶段教师主要的德育工作内容。

因此,尽管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懵懂时期,但是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各种能力和情感体验,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特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发展上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

1.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

科学的安排时间,是一切事情有计划进行的必要保障。需要安排的时间包括:每天的阶段性安排、每周的较大活动安排、考试复习和双休日、寒暑假的专题安排等。并且要帮助学生规划出每一科作业的具体完成时间。

2.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因此,小学生应该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如在语文古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提前阅读和背诵的习惯。古诗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背诵,这种提前预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还可以减轻学生部分课后的负担,一举两得。

3.认真听课的习惯

认真听课是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基础。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只有精力集中,认真听课,才能抓住知识的重点。

4.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笔记的内容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是一节课重要的框架。对疑难重点内容加以重点识记,有助于课后对知识的复习。尤其是对于文科类的学科,条理清晰的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整体的课程内容和脉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5.大胆质疑的习惯

质疑是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认真思考才能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才会及时请教、增长见识,有所创造。如在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中,对于已知条件的分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对于习题答案,也可以进行的探究,找出不同解题方法。

6.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的复习,对于知识的巩固尤其重要。所以,一定要学生养成作业前先复习的好习惯。对于知识的二次咀嚼,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同时,课后复习不仅仅是完成课后作业,还要对课上的知识进行再次的消化理解。

7.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要及时完成,不能拖拉,而且作业完成的质量要高,书写认真,准确率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知識的有效巩固。认真完成作业是学生必须养成的重要习惯,这与课后复习是相辅相成的,任一学科的学习,都必须通过作业的巩固达到复习的目的。

8.认真观察的习惯

观察生活,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这对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和细致的作风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无意识的细心浏览,到有目标的认真观察,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训练。

9.动手操作的习惯

创新能力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小学生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实验,还是手工制作,都要锻炼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帮助理解知识,使知识记忆深刻。

10.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爱惜物品是美德。学习用品也是生活必需品,应当爱惜。一个对学习认真的学生,必定会对学习用品格外的爱护。

三、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着重要影响的。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小学生做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培养小学生做事有条理的能力。比如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的好习惯,就可以促进学生能够每天按时起床,然后自觉地为上学做好一切准备;听见上课铃声马上自觉回到教室,就可以做好下节课的上课准备;放学后合理安排时间,就可以促进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做事有效率的习惯等等。能做好这些事情,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都是生物钟、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那么每件事情,学生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最后,所有的事情都一塌糊涂。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小学生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秋天在哪里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美育教师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