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体验 实现语文本色
2018-05-14黄关卖
黄关卖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学科的特色,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关注学生语文体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本色。
一、立足文本,明确目标
语文教学离不开字、词、段、篇,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一堂真实本色的语文课,需要师生共同关注文本,考虑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因此,把握语文教学固有本色,展现真实的有效课堂,回归对文本的阅读,紧扣文本重点确立教学目标,给予学生充分的文本体验。一个专家说过: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科学识字,科学分析汉字结构,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避免出现重读音,轻字形;重识字,轻写字;重死记,轻解析;只强调,无规律。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加强字形、字义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例如,在教学第一课《桂林山水》时,我要求学生事先按预习的要求进行自学课文。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甲天下”是什么意思?许多学生开始借助字典进行查阅,个个跃跃欲试,获得了“甲”这个字的多种解释。我就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他们写出了 “甲”这个字的多种解释,如:(1)顺序的第一;(2)用金属或皮革做成的护身的东西;(3)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4)动物身上的保护硬壳等等。最终归纳出“甲天下”的意思是“天下第一”。而过去可能是老师直接把“甲天下”这个词的意思出示在黑板上,学生抄写在笔记里。紧接着我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桂林山水天下第一”。这下学生兴趣高涨,为了获得答案,他们在字里行间寻找,与作者一起畅游桂林的一山一水。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他们知道了桂林的水是那么的静、清、绿;桂林的山是那么的奇、秀、险。游了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他们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我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融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改变了过去教师只是灌输学生知识而达到教学目的,变为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在文本的意境里去获取知识。
二、关注课堂,激发兴趣
在开展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纵观语文研讨课,教师在教学中均能体现以下的特点,这也正是新课程这一人文理念的充分展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建构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是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建构提供了前提。教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首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倡语文学习的生活化,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让学生走进语文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如老师在教学《老树的故事》时,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事先观察学校树木,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语文学习更加生活化;在教师在教学《大熊猫》时,能够紧扣课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出示带有儿童情趣的教具电玩大熊猫,从而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能善于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充分鼓励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自觉参与教学过程,提倡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
三、焕发生命,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力,必须彻底改变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为此,研讨课的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必须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优势,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全新的理念引入课堂,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充满了民主、平等、融洽的气氛,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见解独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行为。使整个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造水乳交融,让学生丰富的个性和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如老师教学《啄木鸟》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插图,仔细观察后思考,再说一说怎样帮老树治病。凭借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借助親身的体验畅谈,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做不仅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个性思维得到张扬。
四、合作探究,交流提升
语文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的素养。因此,必须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正确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如教师在教学新课,均能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学好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方法。比如:查找生字表;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词;与同学交流学习;同桌互学;小老师教学等。生字教学教师能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共同研讨读音、字形、字义。如老师在教学《一粒种子》时,一改过去教师出示拼音,学生跟读几遍的做法,每一个生字的读音均与学生进行辨析:该翘舌的,该平舌的,该鼻音的、是多音字的等。学生再也不是跟着教棒在那里不知所云,摇头晃脑,而是能积极参与,主动地探究,因而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教学,让我感受颇深的是教师已不是高高地站在讲台上,满头大汗地为学生灌输每一个知识点,而下面却是一群昏昏欲睡的学生;教师从黑板的左边写到右边满满的一黑板: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词语解释到课后思考练习题的答案。样样事情都为学生包办,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殊不知,这样等于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而把学生当成一种容器进行灌输。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文本体验,让学生在亲身的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为以后的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