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2018-05-14杨进
杨进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元素有机融合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高效课堂的打造,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及时摒弃传统观念,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开拓创新中实现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综合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会体现出高效课堂的构建价值,也将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研究 建议
高效是一种新型理念,也是一种具体指向。教师教学注重高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为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创造好的契机;学生学习注重高效,能够逐步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感知成长的实际乐趣,真正喜欢语文、爱上学习,明确未来的进步方向,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小学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是培养大批高素质、全能型人才的有力保障。笔者凭借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发表几点新的看法,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教学思路的多元化转变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任何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都要以学生浓厚兴趣的激发为前提。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控能力较弱,兴趣的培养可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状态,主动跟随教师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师生有效互动,交流内心想法,课堂教学效率势必会有所提高。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教师始终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灌输理论知识,使学生的真实想法没有机会进行表达,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自然不够深入,学科成绩也难以取得很大进步。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阻碍着语文教学工作走向新的成功。因此,教师就必须重新确立教学目标,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下优质基础。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再现桂林山水的奇特风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如诗的连绵画卷之中。随着画面的移动,学生个个翘首凝视,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带着对“美”的向往进入课文情景。接着,我又配乐进行欢快、激奋的范读。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为大家读一读课文,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我用多媒体营造了课堂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给学生以微笑,告诉他们老师喜欢爱思考的学生;给他们以掌声,告诉他自信的学生最可爱,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顺利实现了。
二、多彩形式,保证高效
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例如,教学《翠鸟》时,可在课前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鸟类,从课本中、电视中、网上查找有关翠鸟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及课外资料,初步了解翠鸟的有关知识,体会翠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应该给予保护。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翠鸟到底有哪些具体生活习性呢?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说:“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你们课后继续查找资料,等找好资料,我们再交流探讨。”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样的教学,实现了课堂向课外开放,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课外转向课内,再走向课外,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三、提高素养,个性发展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各年级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和教学模式上下一番工夫,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文学积淀等等。通过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文学积淀,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做好充足准备。比如,在学习中,我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是学生丰富文学积淀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提倡学生写读后感和读书笔记,督促学生大量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巧妙疑问,思考见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尤其是巧妙艺术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欲望,从而令到课堂活跃而高效。所以,要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一定要学会设计问题。我们设计出来的问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勿胡乱发问,针对性不强和指向不明的问题往往会令到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这样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五、结语
总之,追求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作为一个年轻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爱芳.让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3)255-256.
[2]王爽.如何打造小学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教师(下旬),2016(1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