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策略与保障机制
2018-05-14陈福稳董瑞华董伟
陈福稳 董瑞华 董伟
[摘要]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技术人才,深入契合了精准扶贫的目的——切断贫困代际链条,是最有效的“造血式”扶贫,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实现“精准招生”;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实现“精准资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精准培养”;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实现“精准培训”;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精准就业”。同时,为保障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还需完善办学规模保障机制、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硬件条件保障机制、师资队伍保障机制以及舆论宣传保障机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人力资本
[作者简介]陈福稳(1984- ),男,山东郯城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董瑞华(1971- ),女,陕西西安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董伟(1985- ),女,山东临沂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陕西 咸阳 71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陕西省职教学会规划课题“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职教扶贫中的成效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JG-171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3-0108-04
职业教育即技能教育、技术教育,是一种面向就业、面向市场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以中高级职业教育为核心,本科和研究生职业教育为辅助和拔高的完整模式。而扶贫工作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规划下,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利国利民,宣传举措、实践举措和提升举措多管齐下,更能为脱贫致富提供较为中肯的解决方案。
一、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职业教育的职责在于促进受教育者融入工作和社会,取得更高的收入,教育对象具有覆盖面广、学制相对较短、层次多的特点,教育内容以实践为主,辅以基础性强的理论学习。相较而言,这与贫困家庭的需求基本一致,能够满足其迅速脱贫致富的需求。
1.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者Schults和Beck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人力资本投入能够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本投入更重要。而在人力资本中,教育是关键一环,教育投资能够取得比物质资本投资更高的效益。研究认为,个人接受教育的年限越长,收入水平就越高。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特殊资本,是指对其进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成本的集合,突出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用以工作的健康素质水平等。人力资本理论能够指导社会积极提高人民的智力、体力和道德品质,用以提高生产力,进而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研究者认为,无论是普通学校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还是专门职业院校进行的职业培训,都能够起到职业人才储备、劳动者再教育的作用,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2.职业教育与扶贫脱贫理论。该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Rowntree于20世纪初提出的,其观点是家庭背景决定了孩子的未来,父亲是技术工人的儿童长大后更不容易贫困。这一理论表达了家庭中主要劳动力掌握技术的重要性。美国学者Gradstein认为,在扶贫工作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应更加精准高效,不仅应扶持公立学校建设,还应对民办教育进行补贴。这不僅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缩小贫富差距。Cooley等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行了关于贫困儿童教育的研究,结论是帮助贫困儿童接受教育并获得知识,可有效提高社会创造财富的效率,积累人力资本。Preece等人的研究则认为,成人教育也有利于提升劳动者素养,增加其收入,有助于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能够使劳动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收入水平,减少贫困人口。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策略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训一人,脱贫一家”。贫困家庭的贫困原因各不相同,且受制于家庭背景、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远低于平均水平。因此,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教育成本问题。研究表明,针对农村实行的对口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能够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收入。此外,以科技为导向的农产品也能够优化农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技致富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脱贫致富的奋斗目标,需要依据我国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的贫困原因,以就业为导向帮扶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相应政策支持,使学生能够在职业院校学有所成,毕业后为脱贫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实现“精准招生”。促进适龄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使劳动者接受再教育和职业化培训,更有利于精准扶贫。首先,职业教育应在高中阶段全面普及,调整高中阶段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占比,建立高中招生平台,统一管理招生工作,使中等职业院校与普高的招生人数大体一致。其次,实行职业高中注册制度,招生规模应扩大至初高中的往届毕业生、社会人士等。在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大力推荐,为其选择适合的职业教育类型。再次,进一步打通中等职业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的连接,加大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入学人数,推出优惠政策吸引中职毕业生,如单独招生、贫困家庭学生单独划线、对农村考生提供奖助学金等,创造出有利于贫困地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条件。最后,选拔贫困地区优秀学生到较发达地区就读,接受大中城市的职业教育,以先进经验带动落后地区脱贫。
2.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实现“精准资助”。当下我国具有较完善的职业教育学生奖助体系,能够覆盖85%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和20%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解决了一部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依然有很多学生无法获得经济资助,导致他们继续求学受到阻碍。对于贫困家庭而言,职业教育支出依然是较大的负担。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使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享受优质职业教育。国家需要在现有的资助政策基础上进行拓展,首先,对于已经记录在案的贫困家庭学生,应全部免除其中职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并按照一定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其次,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也应减免学费,并为他们优先安排高职院校内的一些勤工助学岗位。最后,对于农村贫困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连续就读的学生,以每年每人2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缓解其就读压力,助其完成学业,带动家庭脱贫、地区脱贫。
3.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精准培养”。与普高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职业教育立足于社会并面向市场。为此,更需要改革办学模式,改变目前的无序状态,既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深造的机会,也能使面向行业企业就业的学生拓宽视野,增强竞争力。首先,进行中高职教育接轨,实现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一体化。逐步建立初中开始的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制度,尝试建立以高中为起点的“3+2”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高等院校中面向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路径,逐步提升自我。其次,改革人才培养方式,丰富培养模式,如开展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徒制等多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设置师生到企业实习制度、企业人才引进教师队伍制度等,促使学校和企业双方加强合作,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最后,展开教学模式改革,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与常规教学相结合,推出课程改革政策,如“双证”毕业制度、“六连”结构教学方法、建设教育扶贫基地等。
4.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实现“精准培训”。精准扶贫要分清扶贫对象,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对务农、务工和农村创业人员开展不同的培训项目,并可采取集中培训、现场问答等多种方式。首先,面对在乡务农的农民,结合其意愿和职业学校的教学科目,设置针对性较强的职业教育课程,供其自主选择。其次,选拔技术人员开展下乡活动,在基层一线为贫困人员开展问答讲解活动,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朋友切实解决问题。最后,组织未升学的初高中生接受职业教育,大范围提升劳动力水平,为家庭增加收入,为地方缓解乃至脱离贫困助力。
5.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精准就业”。首先,政府和高校应开设创业必修课,实现资源共享,要求高职院校进行相关创业培训。职业院校需将实践教学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加强顶岗实习、实训教学,将职业技能鉴定与毕业证挂钩,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提升学生竞争力。其次,助力大学生创业,建设实践基地和创业园区。增强创业教育的力度,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如以“专业学习+企业实习”的形式、模拟技能训练形式、“岗位工作+独立创业”的形式进行创业实践等。最后,教育部门与就业管理部门应充分了解贫困家庭学生的个人情况并建立信息库,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包括职业规划教育、开设专场招聘会等,为贫困家庭学生匹配更为适合的岗位,优先为贫困家庭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对于家庭特别困难,并参与了义务兵役、到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等活动的学生,可以给予学费和学业贷款的减免和補偿。
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两大矛盾:一方面,国家岗位缺口较大,但社会认可度较低;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招生难,毕业生质量较低,但职业教育就业需求旺盛。为解决这两大矛盾,国家需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功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水平。
1.完善办学规模保障机制。当前,我国需要着力保障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系统,教育资源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要将高中阶段的大部分教育资源增量分配到职业教育上来,充分实现中等职教的发展。首先,整合中职教育资源,在市一级重点建设两三所影响力较大的职业学校,在县一级重点建设一两所标准化职业学校。其次,鼓励高职院校建立面向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优势专业,结合当地特色办好具有一定就业保障的特色专业,配合当地扶贫工作和产业开发。最后,推出对口帮扶政策,省市级师范类高职、中职院校与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学校结成对子,实行一对一帮扶,推广联合招生制度、教学示范工作和就业推荐服务,带动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优秀职业教育辐射面更广泛。
2.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完善扶贫工作制度,中央明确要求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要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倾斜。促进职业院校发展,需要财政投入规模与办学规模相适应,主要做到以下三点:确保普高学生拨款标准和职教学生经费标准相一致,确保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确保财政增量主要投入到职业教育当中。此外,要加大职业教育培训经费拨款,将企业职工的教育资金、就业资金、扶贫资金等应用在职业培训中,提高财政拨款使用率,拓宽职业教育融资渠道,扩展职业教育的社会资本引进范围。
3.完善硬件条件保障机制。硬件设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之一,其发展可以作为职教事业和扶贫工作的坚实支撑。首先,联合教育、就业等政府相关部门,在贫困地区集中建设职教基地,为边远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平台。其次,建立健全信息化体系,为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助力,使职业教育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同时将数字化教育手段覆盖更多学校。最后,探索新媒体形式的教学路径,开发与理论课程配套的虚拟实训系统,使教学电子化、科技化、互动感更强,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
4.完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教师队伍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需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更新。首先,补充优秀师资力量到贫困边远地区的职业院校,可以采用“双师制度”吸纳优秀教师。“双师制度”是指学校将部分教师编制名额用以聘任专业兼职教师,并逐步提高这一比例,最终使兼职教师达到全体教师的半数以上。其次,对于专业性需求较强的教师岗位,可以采用先面试后笔试的录取方式。鼓励职业院校吸纳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等人才,为职教学生带来更多实践经验。再次,加强教师培训和进修体制,可采用校企合作等方式,选拔教师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激发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最后,培养更多的骨干教师,可通过结对方式促使高职院校优秀教师为中职院校教师提供培训、指导、示范。
5.完善舆论宣传保障机制。舆论的力量不可忽视,比如优秀学子的故事就能够起到示范作用,激发较大范围内的模仿效应。在宣传方面,首先,应着重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其次,要大力传播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通过树立职业教育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案例提升社会认可度。最后,深入行业企业,挖掘典型故事,引导贫困学生转变择业观、就业观,使其能够选择更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进而在思想层面为接受职业教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延平,陈琪.西部农村“互联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制度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7(12).
[2]翁伟斌.职业教育扶贫: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重要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5).
[3]高玉峰.中国职业教育扶贫:从全覆盖迈向全面精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6).
[4]张光跃,张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区域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的取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4).
[5]郭生练.开展职业教育扶贫助学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