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浅谈

2018-05-14李云梅

考试与评价 2018年7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李云梅

【摘 要】经济正在不断进步,新闻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方便,所以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也正在被逐步彰显。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学习作为学生生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信息技术的学习对未来学习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分析了如何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以期有效地培养学生成为信息化人才而尽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课堂 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只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如何在学校中更好的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切实做好教学工作,现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点看法。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大部分的初中学校都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在课时设置和硬件配备上和之前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善,能够基本完成新课标制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能够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让学生具备基础性计算机基础技能,能够熟练应用互联网、多媒体,能应用计算机处理简单的日常事务。可是,当前在一些学校信息技术的师资力量有所欠缺,硬件水平机房建设仍然不够令人满意,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受当地的经济条件限制,没有足够的经费对机房进行建设,也不能配备必要的计算机设备,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初中信息技术课必须由专业的计算机教师来进行授课,但是很多初中学校都比较缺少计算机教师,都是让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这就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众所周知,计算机知识是一个更新换代特别快的一门知识,如果只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那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落后于时代,不能够给学生传授最新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不能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严重阻碍了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实现。当前新课改模式在初中学校广泛实施,但是信息技术教师仍然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应用过去灌输式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对信息技术课发生兴趣,让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1.信息技术教师要增强教学思路的清晰性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学必须要有明确的课堂教学思路。第一步需要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够知道教材中的重难点,能够制定总的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目标,并可以根据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表现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来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其次,教师课堂上要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串,来让学生根据现有信息技术知识探索新知,能够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另外,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速度特别快,信息技术教程远远不能跟上它的发展速度。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备课的时候不能光限于课本内容,要适当补充当前最新的计算机知识,或者将世界最新的计算机成果穿插到课堂授课中去。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思路的清晰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这就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详细,要有整节课的整体规划。

2.做好信息技术课各知识点的衔接,必须要有课堂总结

因为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知识比较零散,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注重知识的衔接,能够让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是一个整体的能力,不能在某一方面优秀而在另一方面显得比较弱,这就让学生的整体能力发挥不出来。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注重知识之间的整合,做好知识的衔接,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知识。另外,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总结。当前,有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将最后的课堂总结这一步骤省略,这是不对的。教学结束之后实施课堂总结能够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对此,教师可以进一步梳理知识,让知识点进行衔接,巩固学生在本节课的理解。课堂总结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为信息技术课的下节课做好教学准备,做承上启下的作用,消除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突兀感。

3.实现分组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上机操作时,学生会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一一解答操作,不仅教师感到忙碌、时间紧迫,而且还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分组教学可以避免诸多弊端,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根据上课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要太多(控制 6-8名),每个小组有固定的机位并设两名小组长,上课前先进行培训。当本组同学遇到问题时,由小组长充当小老师进行辅导。当有些问题较难时,教师要鼓励全组成员一起研究解决。如果处理得当,教师要及时表扬,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这样一来能够极大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动手能力。如果小组解决不了,可由其它小组提出方案或由教师进行指导。

总之,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当前学生的主要素養之一。因此初中学校应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探究,试图找到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因此加强对问题的剖析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成为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周萍.试论信息素质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13,(1).

[2]蒙华平.培养信息能力推进素质教育[J].中小学电教,2012,(4).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写字大课堂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