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草原虫害诱因及生态治理

2018-05-14银喜卓玛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虫害青海省畜牧业

银喜卓玛

摘 要 近年来,青海省草原频繁产生虫害问题,草地资源受到严重威胁,而以往长期使用的药物防治措施,不仅无法缓解草原虫害问题,还导致草地资源产生了污染现象,不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结合青海省的特点探索了草原虫害诱因及生态治理。

摘 要 青海省;草原虫害;生态治理

如果未做好草原虫害的防治工作,还会导致草地资源受到损害,对于该区域畜牧业的长期发展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就要相关部门能够就草原病虫害的诱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治理方案的针对性制定,这样也就能够获得良好的草原病虫害防治效果,对于青海省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1 草原虫害诱因

1.1 植被退化严重

草原植被的不断退化,也就引发了比较严重的荒漠化现象,而青海省整体植被覆盖率的降低,还为草原虫害的发生创造出了一定的有利条件。随着草原虫害的不断加重,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操作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导致草原生物种类减少,荒漠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2 草原自身环境有助于虫害的繁殖

青海省草原地区的湿度跟温度等客观条件极佳,也就对草原害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青海省草原区域的自然降水量非常充足,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害虫繁殖环境,如果未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还会导致草原的害虫数量出现不断增加的情况,对于草原的生态平衡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1.3 过度放牧

青海省作为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基地之一,其多是采用放牧的模式来发展畜牧业。但是部分放牧人员由于缺乏草原保护以及生态平衡意识,还会出现过度放牧的情况,导致了大量的草原被动物啃食与踩踏,草地资源不断退化,也就给虫害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部分放牧人员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还会采用粗放式的畜牧业发展模式,也就造成了草地资源的大量浪费情况,从而给害虫的快速繁殖提供了足够的便利性。

2 草原虫害的生态治理

随着青海省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其还需要面临草原的害虫数量跟种类不断增加这一问题,导致了草地资源大幅度减少,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当地的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草原虫害的重视力度,并需要在结合青海草原特点以及虫害具体发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治理措施的针对性选用,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虫害治理效果,在治理过程中也不会有二次污染的问题出现。除此之外,生态治理措施的成本也相对较低,也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对其进一步推广跟落实。

2.1 重视生态治理技术宣传

在进行虫害的实际治理过程中,首先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生态治理技术的认知力度,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草原生态治理技术的宣传力度,通过智能手机、网络以及广播等多种媒介的应用,来让当地的居民能够深刻理解到草原虫害所带来的危害性,以及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意义。只有做好生态治理技术的宣传工作,在具体的治理工作推行过程中,才能够让当地的居民以及畜牧人员进行积极的配合,从而促使各项生态治理技术得到有效的落实,对于青海省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2.2 几种常见的生态治理技术

在青海省的虫害治理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生态治理技术。①蝗虫杀虫真菌。杀蝗绿僵菌种类的不同,导致了其内部存在的绿僵菌毒性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一般多是通过毒性比较强的绿僵菌来对蝗虫灾害进行治理,并且对亚种小车蝗有着非常良好的治理效果。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通过该方法来进行蝗虫的治理时,其害虫减退率甚至能够达到85%这一程度。②草地螟寄生性天敌昆虫繁殖技术。草地螟作为危害到操作生态系统的一种重要病虫害,其多发生在农牧交错的地点,并有着害虫繁殖速度快以及数量庞大的特点。在对草地螟进行治理时,可以将传统的药物防治替代为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这样就可以在获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基础上,有效避免防治过程中二次污染的发生,从而获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③牧鸡减蝗。该害虫治理技术属于一种无公害的技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有着治理成本低以及治理效果明显的应用优势。

可以说在进行草原虫害的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对害虫的天敌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通过将粉红椋鸟的砖巢放置在蝗虫害频发区域的模式,也就能够吸引到一定数量的粉红椋鸟,借此获得良好的蝗虫治理效果。此外通过生物农药防治的模式,来通过苦参碱等对人畜无害的生物农药的应用,也能够在保障人畜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起到良好的虫害防治效果。此外,青海省的相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虫害的预报以及监测力度,并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设备来就草原病虫害的发生数据进行全面的采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障生态治理技术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借此获得预期的治理效果。

2.3 提升草原虫害生态治理效果的几点措施

①进行防虫应急小组的构建。在结合了青海省草原虫害频频发生的情况,也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进行防虫应急小组的制定,并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来进行虫害严重区域以及虫害频发区域的合理划定。此外各部门还需要加强对防虫应急小组成员的定期培训工作,来保障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具备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并能够在结合虫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生态防治措施的合理选择。②制定并落实长期的治理方案。青海省的草原虫害治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也就要求相關部门能够进行长期治理方案的制定,并且能够进行该制度的严格落实,这样也就能够为各项生态治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实现操作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3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青海省的畜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因为生态畜牧理念的缺乏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就导致了草原虫害频频发生,对于当地的经济跟生态平衡也就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青海省草原病虫害诱因的研究力度,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生态治理模式的应用,来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跟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东明.刍议草原虫害生物及生态治理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8,(5):35.

[2]巴音孟克.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研究[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12):14.

[3]赵红梅.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分析[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8):128.

猜你喜欢

虫害青海省畜牧业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乡村无人机喷药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达961个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措施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5单元知识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