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星天牛防治技术简述
2018-05-14卢永军
卢永军
摘 要 黄斑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一种毁灭性危害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杨、柳、榆、槭等树种。由于该虫生活隐蔽,防治难度大,常造成大面积林木死亡,因此,遵循合理地治理原则,开展科学的治理非常必要。
关键词 黄斑星天牛;危害;治理
黄斑星天牛疫情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对杨树、柳树、榆树等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势必吞噬绿洲的农田杨树防护林体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黄斑星天牛的危害,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把黄斑星天牛遏制和消灭在最小范围内。
1 治理原则
主要是:(1)治理与预防并举的原则;(2)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原则;(3)营林措施与灭虫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2 治理技术
2.1 虫情普查
(1)普查每年1-2次,春季越冬虫态开始活动时的4-5月份和秋季落叶后越冬前的10-11月份进行,以秋季普查为主。(2)重点调查在春季,以交通沿途、木材销售加工滩点、集镇、机关单位、示范园区等为主。
2.2 固定监测
(1)发生区内每个乡镇选项有代表性的林分设2-3个固定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设置3-5块固定标准地,设专人定期监测。(2)与发生区相邻的未发生区,在交通沿线、木材加工销售滩点等天牛传入可能性大的地段设立固定监测点,定人定期监测。
2.3 检疫措施
检疫的目的,一是防止检疫对象入境,二是防止检疫对象出境,三是防止检疫对象在境内传播,四是及时发现检疫对象。
2.3.1 物理机械防治
为弥补黄斑星天牛天敌的不足,当虫口数量少,危害部位低时,可采取 物理机械防治。一是7-8月份,在成虫羽化出孔期人工捕杀成虫,二是8月至翌年3月,用锤击产卵刻槽中部上方7㎜左右的地方,可将卵击破;在这两个除治最佳时期,天牛疫区应组织群众实施人工捕杀成虫、锤击产卵刻槽,消灭幼虫。
2.3.2 化学防治
(1)卵全部孵化后,小幼蟲尚未进入木质部之前(4-5月),用40%乐果或40%氧化乐果100-200倍稀释液喷树干被害部位,毒杀皮下小幼虫,连喷两年。(2)幼虫活动期(4-10月),用磷化锌毒签或麦杆、树枝蘸西维因粉剂插入蛀孔,或用磷化铝可塑性颗粒剂,磷化铝片堵洞,毒杀大幼虫,连治两年。(3)成虫羽化期(7-9月),在树干成虫产卵部位用菊酯毒等划环,或用2.5%溴氰菊酯400-800倍稀释喷环,使成虫在寻找产卵部位时中毒死亡。或用绿色威雷200-300倍稀释液;或用触破200倍稀释液喷洒树干和大侧枝;或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50-200倍稀释液、2.5%溴氰菊酯3000-4000倍稀释液喷洒树冠,毒杀成虫,一年2-3次,连喷3-4年。
2.3.3 疫木伐除
首先,对疫区内的疫木进行确认、编号,并在树体上打号后登记在册;其次,各疫区乡镇以村为单位,统一抽调劳力,组成采伐组和灭虫组,按照统一领导和技术要求,逐组推进,统一伐除,严禁群众擅自乱伐;再次,伐倒疫木在登记后统一管理,未经灭虫处理的疫木严禁使用和外运。凡伐倒的虫害木,一律要在划定的地点集中归堆,统一灭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