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事业发展

2018-05-14方结华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供给侧改革卫生

方结华

1 引言

“供給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思维,基层公共卫生公益服务需求和内容供给侧改革,其目的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向城乡居民提供高级的“产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本文深入调查了解近年来我县公共卫生单位公益服务情况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具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调研情况如下:

2 基本情况

近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卫计委等有关部门及县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通过不懈努力,有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服务能力,使全县人民群众的整体健康水平和公共卫生安全得到了可靠保障,公共卫生公益服务工作成绩显著。

2.1 疾病防控工作能力显著提升

县疾病防控体系基本建成,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有效应对和处置了食物中毒、聚集性结核病疫情、2016年救灾防病、H7N9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遏制了结核病、艾滋病、乙肝等重点传染病,成功消除了丝虫病、疟疾、碘缺乏病,疫苗针对传染病大幅下降,顺利创建了省级慢病综合防控和卫生应急综合管理示范区等。

2.2 卫生监督工作力度明显加强

卫生监督机构认真履行公共卫生监管职能,深入开展医疗秩序整顿活动,完善了暗访检查、举报受理、联合办案、不良执业记分等工作制度,长效监管机制逐形成;健全了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档案,建立了医疗机构监督信息互通机制;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医疗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加大饮用水安全及公共场所卫生巡查力度;大力推进了诊所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的能力。2016年县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372户公共场所、24家集中供水单位、73所学校定期进行了卫生监督巡查,出动车辆153车次对全县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有力保障了全县的公共卫生安全。

2.3 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深入

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日益巩固,妇幼保健水平显著提升,切实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妇女婚前、围产期、更年期保健、产前诊断、产后康复及儿童健康体检、心理保健、预防接种等服务工作有力推进,保健过程化指标和结果性指标进一步优化,全县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2016年全县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与孕产妇系统保健率分别提高到88%和87.26%,超过国家要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5.10‰和27.55/10万。

2.4 其他防控工作扎实开展

我县是国家慢病监测点,先后承担了慢病及危险因素、口腔卫生、精神卫生、脑血管、“中国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与调查”等监测任务,获得过国家监测先进集体和率先实施精神卫生分类管理模式,每年开展地方病调查和病情监测。由县疾控中心牵头的三级慢病监测防控网常态化开展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等工作,每年报告3300左右死亡人员、慢性病病例2900余例,管理近50000名慢性病患者。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公共卫生事业形势要求和满足人人享有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健康水平的迫切需求等问题。需要引起政府和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尽快予以解决。

3.1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全社会公共卫生意识薄弱

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生活习惯还普遍存在,甚至对上门帮助建立健康档案的卫生服务人员有抵触情绪。新闻媒体重视重大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集中报道,日常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力度不够。

公共卫生以促进疾病预防、增进公众健康为目的,具有很强的群体性和显著的公益性,是由政府负责投入、管理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卫生还具有很高的投入产出比,较少的投入就可使人群少生病、不生病,既提高了社会健康水平又能有效降低群众经济负担,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状况。

但是长期以来国家政策、卫生体制和思想观念等原因, “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较突出。公共卫生的重要作用也很容易被政府和公众忽视。

3.2 结构不够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专业人员缺乏

由于历史原因和编制限制,我县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结构不够合理,专业人才缺乏。如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编21人,学历结构上中专以下12人本科以上3人,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10人35岁以下2人。一些重点专业和科室更是人才紧缺,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和相关工作的开展。基层犹为突出,由于缺少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加之硬件设施落后,疾控机构难以及时有效地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3 经费投入不足,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原由财政全额拨款的公共卫生机构改为差额拨款,公共卫生机构必须依靠开展有偿服务来以弥补运转经费的缺口,一些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基层医疗机构也一度产生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弱化的现象,一些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可能会死灰复燃,威胁人们的健康。以疾控中心为例,据近年国家政策,行政事业收费已全部取消,原有人员经费、业务经费和设备更新等经费缺口无法弥补,疾控中心将面临生存的挑战。

4 建议

4.1 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加大宣传提高社会认知程度

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在机关、学校、社区、乡村大力开展健康科普教育,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努力营造有利于公共卫生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加强健康知识和预防保健常识的宣传教育,办好城乡居民的“养生堂”,不断增强健康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切实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4.2 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建立机制增大经费投入力度

我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上级公共卫生专项建设资金,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长效稳定投入机制。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配置标准,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员、业务和发展建设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并予以切实保障。

4.3 探索人员管理方式,采取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人才是关键。一是在严格定岗、定编和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按照岗位标准择优竞争上岗,对业务素质不高条件不符的非专业人员逐步分流,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二是对重要岗位上的专业技术骨干的待遇要优先考虑,积极争取和吸收相关专业学科毕业的大学生充实进来,营造吸引、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在岗人员积极性,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四进一步加强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演练,提高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供给侧改革卫生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智取红领巾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卫生歌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讲卫生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