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的六个因素分析
2018-05-14戎宇庭徐永贵
戎宇庭 徐永贵
摘 要 本文针对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技术问题,从适地适树、整地方式、良种壮苗、合理密植、栽植技术、抚育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探讨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途径。
关键词 植树造林;成活率;因素分析
在豫南地区,植树造林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因为春天天气变暖,万物复苏,此时的土壤土质松软,正好适合树木的生根发芽,可以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植树造林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春天气温回升较快,干燥多风,土壤水分较低,造成了树苗成活率普遍不高。笔者根据近年来在基层林业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进行阐述。
1 适地适树
一般来说,采用乡土树种造林比较容易实现适地适树,但有时引种外来树种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开展生产性引种前,须经过周密的分析及试验。
1.1 因地选树
根据己确定的造林地气候、土壤、光、水、气、热以及土壤酸碱度等因子,选择适宜该林地生长发育的造林树种;
1.2 因树选地
根据己确定的造林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选择适宜该树种生长发育的造林地;
1.3 改地适树
在大气候、大环境适宜的前提下,通过对造林地小环境进行逐步改良,如在风口处栽植防风林带减轻风害危害;通过深翻土圵,施足有机肥、人畜粪、草木灰、木屑等改良土壤通透条件;客土回填等使小环境与所选造林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相适应、达到改地适树。
2 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包括造林地的清理和造林地的翻垦两个方面。
2.1 整地方式
可分为全面整地(全垦)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带垦)和块状整地(块垦)。
2.1.1 全面整地
优点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大,清除雜草彻底,便于机械化作业及实行林粮问作,幼林生长比采用局部整地效果好,缺点是用工较多、投资较大、成本高,受地形条件(如坡度)、环境状况(如伐根、大块岩石、更新树林)以及经济条件限制,主要应用于平原、山区平缓坡(一般不超过20度)以及无风蚀或风蚀轻微的平坦造林地、坡度平缓或坡面平整的山地及伐根数量少的采伐迹地和林中空地等。
2.1.2 局部整地
方法有水平带状(环山水平带)、水平阶(条)、水平沟、反坡梯田、鱼鳞坑、撩壕等。块状整地可用于平原、山地和各种造林地,适用于地形较破碎的山地、伐根多且有局部天然更新的迹地、风蚀严重的荒地、沙地以及沼泽地等,块状整地规格应视造林地植被和土壤条件以及造林所用苗木规格和劳力等而定。植被稀疏、土壤质地疏松,并采用小苗造林时,规格可小些,反之宜稍大些,一般穴径和深度不超过1米,多数为0.5米左右。
2.2 整地季节
豫南地区最佳整地季节应在造林头年秋冬进行,一般在造林前3-4月进行为宜,提前整地的优点:一是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在干旱地区能很好地蓄水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二是给灌木、杂草等茎叶根系的充分腐烂分解创造条件,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三是便于安排造林生产活动,到造林季节不需要在整地上用劳力,可以把较多的时间用于造林,保证不误林时。
3 良种壮苗
“植树造林,种苗先行”。作为林业工作者,要从根本上改变是苗就栽、是种就种的不良习惯,必须做到严把良种壮苗关,坚持选择优良品种,优质品系以及干行通直、粗壮,根系发达,顶苗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且充分木质优化的一级壮苗。
4 合理密植
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树种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而定。
4.1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凡速生的、喜光的、宽冠的树种造林密度宜稀,反之宜密。
4.2 造林立地条件
通常立地条件好,造林密度宜稀,反之宜密,但在特别干旱的造林地上,造林不以林冠全面郁闭为目标,造林密度以稀为宜可保证树木根系的充分扩展,吸取足够的水分。
4.3 经营条件
集约栽培的人工林,其造林成本高,林木生长快,密度不宜大,粗放经营的人工林,密度可适当大一些,但少数以生产生物量为主要目标的高度集约栽培的人工林,也可以采取高密度短轮伐期经营方式。
4.4 林种区别
如薪炭林以生产全株生物量为目标,一般宜密,用材林以生产干林为目标,密度宜适中,许多经济林以生产果实为主要目标,要避免树冠相接,一般宜稀,同为用材林,以培育中小径材为目标的宜密,而培育大径林为目标的人工林宜稀,但在小径材有销路又有充分劳力开展早期抚育间伐的地方,即便最终目标是培育大径材,其初密度也可大一些,以后通过多次间伐再使林分密度下降。
4.5 造林成本和经济收益
造林密度大,则造林成本高,造林的经济收益,包括林间隙地利用的收益及主伐利用的收益,在林农间作情况下还应包括间种作物的收益,造林密度对这几项经济收益的多少都有显著影响,因此,确定造林密度时应作经济上分析和论证。
5 栽植技术
栽植前要根据树种、苗木特点和土壤墒情,对苗木进行剪梢截干,修根修枝,剪叶摘芽,苗根浸水,粘泥浆等处理,泥浆以稀糊状为度,苗根粘浆后用手拿起,达到苗木根系充分舒展,又不见苗木根系外皮为宜,有条件的最好在泥浆中添加一些磷肥,一般每桶泥桨加0.5-1市斤磷肥,这样更有利于苗木根系与土壤密接促进生长新根。也可采用促根剂,蒸腾柳制剂和菌根制剂等新技术处理苗木。栽植时间以冬末春初新芽末萌动前实施栽植,最佳季节为春分至惊蛰,最好选择雨后或阴天栽种。容器苗和带土坨苗木可不受季节限制,适时栽植。
栽植方法:挖穴栽植,穴的大小和深度应略于大苗木根系。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度要适当,一般比苗木原土印深2-3㎝,大苗可再深些,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开缝栽植松柏类小苗造林,在整好的造林地上用锄或锹开缝,放入苗木,深浅适当,不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开沟栽植,地势较干坦的造林地,用机械或人工开沟,苗木植于沟内,填土踏实。关键要做到一穴一苗,细土回填,苗干端正,根系舒展,分层捶紧,根土密接,上覆松土,有条件的地方要浇足定根水。嫁接苗造林要保证嫁接口朝阳,嫁接口超出地面2-3㎝,裸根苗栽植,务必做到起苗至栽植全过程中护苗保根工作。尽量做到当天起苗当天栽植,当天栽不完的苗,要将其假植在敝阴湿润背风的地方,盖上稻草并浇水。
6 抚育管理
6.1 松土除草
造林后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与扶苗、除蔓等结合进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对穴外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和灌木,要及时割除。连续进行3-5年,每年1-3次,有冻害的地区,第一年以除草为主,可减少松土次数。松土除草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以5-10㎝为宜,干旱地区应深些,丘陵地区可结合抚育进行扩穴,增加营养面积。根据不同树种和灌草种类,也可选用适宜的化学除草剂除草。
6.2 补植
成活率不合格的造林地,应及时进行补植补播或重新造林,植苗造林补植应用同龄大苗。
6.3 幼树管理
a、间苗,在幼树生长稳定后应进行1-2次间苗定株,使单位面积株数达到造林密度要求。b、根据林种和树种需要,应适时进行除蘖、修枝、整形修剪等抚育工作。c、平茬复壮,对有萌芽能力的树种,因干旱、冻害、机械损伤以及病虫害造成生长不良的应及时进行平茬复壮。d、混交林可用修枝平茬、间伐等措施调节各树种之间的关系,保证其正常生长。
此外,对新造林地要进行封禁保护,不准进入林地放牧和打柴,可以有计划地割草,易受冻、旱害的针叶树树种,当年冬季应采取覆土、盖草等防寒(旱)措施,同时要严防火灾。还要做好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