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9期
关键词:腊八粥仪式传统

以春节为代表的年节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节,不仅是中国人以自然时间为度建立生活节律的观念和形式,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情感依托的流变。

欢度春节,民间为何又称之为“过年”?“过年”的时间该怎么定?民间俗语“一年三百六十天”又隐藏着什么信息?了解我国传统年节的文化内涵,对加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何谓“年”

民间相传“年”是一只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的独角恶兽,每到寒冬腊月末就到附近的村庄里去寻找食物,甚至伤害村民,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后来人们发现,它会被人们扔到火堆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但是“年”并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三十,大家夜里都不睡觉,守着火烧的竹节驱除这只怪兽,“除夕”由此而来。

在不同的时期,“年”的称谓有所不同,唐虞时称“载”,夏时称“岁”,殷时称“祀”,至周始称谓“年”。现在的“年”是从周时才开始的。

“春节”这一说法在我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不过,当时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时,“春节”则泛指整个春季。

中华民族传统历法岁首为正月初一,现今无论中国还是海外华人都统一称为“春节”,但在历史上却称之为“元旦”。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翌日发布《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宣布:“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同时,南京临时政府还发布了《命内务部编印历书令》,要求“于阴历十二月前制定历书,颁发各省”,对于“旧时习惯可存者,择要附录,吉凶神宿一律删除”。1912年3月,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进入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延续了辛亥革命以来的变俗行动,发布公告“现在共和政體业经成立,自应改用阳历,以示大同”。到1913年阳历新年到来之前,各机关收到政府通电“自正月初一日起至初三日止停办三日”,然而,在民间则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由当时北京政府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现行的“春节”只有一百多年。

“过年”的日子怎么定

当代的过年日子,除了传统外,还与经济考量、社会时序的建构相连。新中国成立以来,年节(元旦加春节)假日天数一直是四天,改动不大。事实上,我国传统的过年日子大致主要与农事季节有关,这一时间节律的模式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

传统年节的形成与我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相适应。我国地处北半球温带区域,受季节风候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季节分野。远古先民根据自然气候的变化和植物生长一岁一枯荣的特点,先有了对岁、年的感悟和春播秋收两大节令的认知,其生产生活大致随大自然春秋季节风候节律而动。先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逐渐对天体运行、万物生长、人体生命的节律交织进行文化延展,因此形成的传统年节则成为地域族群文化生命周期的关节点和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

农历春节的天数最早的文化原型就是诗经《豳风·七月》所透视出夏时“十月太阳历”过年的日子。《豳风·七月》出自《诗经·国风·豳风》,被认为是劳动人民创作,描写一年中农桑稼穑之事的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三四千年以前的农业社会年中行事、节令时序、过年日子和普通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豳风·七月》透露出三四千年前夏时“十月太阳历”计时的历法。

这种在十月的年末设置几天为年岁——过年时间的历法,在我国一些古老民族的传承历法中也有遗存,置于年终,称为“过年日”。其实,汉民族日常用语中也有此遗传:《红楼梦》黛玉“葬花词”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民间民众表示一年的天数时序,口头禅也是“一年三百六十天”,这深刻表明,古老十月历年序在民间的遗存。

我国有史可查的历朝历代,一年的节假日似乎就是政府自上而下规定的,周代的《月令》就是佐证。而各个朝代对过年的日子大致都有规定,时间上也差不多。

综上所述,年、月、日,原本是有关联又各自独立的概念。“年”是对过年几天日子的总称,是“十月太阳年历”中“十之余”(即十个月共360天)以外的日子。

蕴涵特有文化

先民过年时都会行傩除旧迎新消灾感恩。数千年来,传统年节迎新除旧的民俗活动,传承中创新越来越多,当代各地年节中的花车、行街、巡会等多种娱乐形态,是古傩的现代变迁,而这些民众节令祭祀仪式活动往往蕴含着特有的人生哲理。

清代吴中人士顾禄撰写的《清嘉錄》记载,从腊月初跳灶王、跳钟馗、腊八粥、年糕、冷肉、送历本、叫火烛始,到叛花、节帐、小年夜大年夜,从十二月月朔起至除夕夜,共四十六项活动。正月元日起又有:行春、打春、拜春、拜牌……走三桥、放烟火、闹元宵、打灯谜、三官素、接坑三姑娘、百草灵、验水表、灯节,至正月十五止共四十一项。时间前后一个半月,节俗的项目有八十七项,平均每天近两项。其间充满民族特有的生活情趣与智慧。

腊八粥是腊八节气的主食。腊八粥的背后,体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对天地的敬畏之心。腊,也为蜡。《礼记》云:“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许慎《说文》曰“腊,冬至后壬戌腊祭百神”。先祖认为,因天地的厚赐,人类才能收获五谷杂粮。后来逐渐固定在每年腊月——十二月初八——腊八,都需要以用当年收获的八种谷物杂粮,熬一碗腊八粥,来表达自己的这份感激。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心理,由此在腊八粥里得到传承。

过年时,自己动手准备做一些有特色讲究的吃食,是年节非常重要的仪式过程。合家欢聚吃年夜饭的目的归根结底不是为了吃。其制作、分享、收获的每一个步骤是心灵上的文化体验。这种过程的“仪式感”,就是“年味”。

祭祖是中国许多地方过年的一大仪式。敬畏、纪念先祖的传统,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它是维系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文脉。“年味”的维系,需要通过“仪式”,“仪式”的每一个步骤都指向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情怀。祭祖仪式体现的就是人们对祖先的敬畏感、神圣感。

传统年节传承中华文化密码。比如春节,无论人类个体在生活的风雨中如何,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他必须回归基本,他的起点,家人、乡邻、桑梓。清明节祭祀先人,实际上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感念先人功德的教育。我们利用清明时节,追思祖先业绩,提倡家庭、社会对先辈历史的尊重、敬畏与感恩之心。中秋节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明月的意象与意境,还结出了禅宗美学的文化硕果。具有圆满之美的禅是众生之本性、生命之灵光,是生命的自由境界。重阳节昭示人们在人生征途上继续登高,珍惜最后一抹夕阳,提示百善孝为先,老年人要老有所为。

年节蕴涵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和特有的精神文化标记,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万年的活态文明史。

(《光明日报》2018.2.6等)

猜你喜欢

腊八粥仪式传统
仪式感
仪式感
一起喝腊八粥
流绚夏日
腊八节
过年啦
少年力斗传统
Talking strategies
腊八粥等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