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炫腹”成为时尚健身行业诸多痛点渐暴露

2018-05-14彭婷婷

中国商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健身房会员教练

彭婷婷

“以前觉得自己微信里能走到一万步以上就算是运动了,但现在看到微信朋友圈里到处都在‘炫腹,就下定决心去健身了,不去的话怕又要落伍了。”刚刚办了健身卡的李女士向记者表示。

或许是因为跟风,或许是因为自身的确有需求,不仅是消费者如此,许多创业投资者也都将目光转向了健身市场,但却因为盲目投资造成个别项目供过于求、竞争激烈,同质化产品过剩,投资回报不明显,导致有些健身房难以为继,甚至直接关门跑路。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过去三个月,北京就有20家健身房关门停业。

“传统健身房得办年卡,为了保持现金流教练还得背负销售压力,再加上人力、场地租金成本等较高,实际利用率却低,导致健身房出现倒闭关店甚至跑路的现象。”乐刻运动合伙人任兴荣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同质化严重

走进健身房,你会发现,健身自行车、楼梯机、跑步机,以及小腿弯举器、重锤拉力器、提踵练习器等器械充斥其中,这些都是健身场所的“标配”,除了有不一样的装潢外,你并不会发现这家健身房与那家究竟有何不同。

一位从业者向记者介绍,多数健身房提供的项目都是雷同的,一些健身房的会员制只是单纯的营销手段,提供的仍旧是单一的特定休闲健身项目,没有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这种市场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健身市场的长足发展。

业界认为,健身行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之后,进入到了同质化竞争的瓶颈期,恶性价格战、消费门槛高等因素直困扰着这个行业。而同质化竞争的三大根本原因是:预收式的财务模式、以现金流为经营目标和以企业特征为产品定位。

任兴荣表示,“从数据方面来看,目前健身人口的渗透率并不是很高,我国的健身人口只有0.7%,美国在18%左右。也就是说这1万人当中也就0.7%的人会进入健身房。然而每家健身房的服务只能覆盖到1.5公里,在健身房人口0.7%的情况下,养活不了这个商业模式,这样一来,传统健身房模式很容易走下坡路。”

此外,与美国相比,我国居民的健身成本相对更高,据统计,美国人均健身消费466美元,占人均收入不到1%,而我国健身房年卡价格通常在3000元以上,占人均收入的20%以上。高收费门槛导致健身用户集中于中高收入群体,客户规模扩张受限。“因此,价格更亲民、服务更接地气的健身房才是消费者最需要的。”任兴荣说道。

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问题是:很多健身房闲置的时间特别多,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使得健身房的成本居高不下。就传统健身房而言,高峰期是在每天下班以后,而其他时间有80%的健身房使用率要低于20%,这也是很多健身房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

上述从业者表示,在传统模式痛点暴露、进入门槛低且同质化竞争的环境下,部分传统健身房尤其是非连锁小型俱乐部盈利困难,其中经营不规范者甚至在租赁场地、购进设备后通过预售回收成本,然后再携款潜逃。

上海Sport私博特健身工作室的一位店长化东告诉记者,其实经营好一个健身房是非常考验人的综合能力的,选址、教练体系、服务水平等也都是影响健身房能否运营成功的关键因素,要让健身会所时盈利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其持续盈利。

重销售轻运营

健身房可以砍价吗?那是必须的。

消费者刘一(化名)向记者透露:“我有切身体会,健身房销售人员对我说:现在店庆优惠,以前2888元现在只需要1500元。就剩三天了,要把握好机会……看我有些犹豫,就改口说手上刚好有个优惠名额,就给你吧。1400元一年,再送一个月。这其实就是‘逼单”。

“先强调消费者自身的因素(如运气较好),然后又说名额有限,向消费者施加压力,促使消费者买单。而且销售人员这样说,表明这个价格还是有很大水分的”。刘一向记者抱怨说。

北京乐迈健身教練楚晓青对记者说:“健身房的核心盈利模式就是教练卖课和会员的会费,我就有会员的任务”。

“我是去年办的年卡,当时图便宜,买一年送一年,今年是第二年了,但健身效果并不好。”消费者王琦(化名)向记者无奈地表示。

据北京一家健身房的销售人员介绍,一方面,随着健身爱好者数量和健身消费额的持续增加,带动健身房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很多对健身感兴趣的普通用户没有办过健身卡,对坚持健身的“困难”估计不足,往往办理了昂贵的健身卡后并未消费过几次。因此,在办卡模式下健身房才能获得收益。

但这种商业模式注定是不能持久的,上述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如今多数健身房都是通过卖年卡等类型的会员卡来积累客户,然而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年卡的续费率是非常低的。还有大部分会员买了卡以后去不了多少次,久而久之,这部分会员就流失了。所以,现在的健身房要不停地寻找新客户。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过于重视销售而忽略了服务品质,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消费者投诉,又会有那么多健身房接连倒闭了。不少健身房经营者认为,简单租个场地添点器材就可以到处拉人办卡收钱了。而事实上,消费者不仅对健身房的环境、设施、产品品质有着较高要求,而且对其是否能够提供专业技能知识和专业教练指导同样有着较高要求。”

服务标准认定较难

据陈音江介绍,近年来有关健身类的消费投诉不断增多。消费者投诉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健身房通过超低价格吸引消费者次性付款办卡后,却迟迟不开业或达不到当初宣传的条件;二是部分健身房随意变更服务内容,比如经常变更教练、随意变更营业时间,甚至减少设备或变更场地等;三是部分健身房临时停业或转让之后,消费者剩余的预付款却无法正常使用,又无法退还;四是部分健身房收取了大量预付卡费用后,根本没有提供服务或者提供部分服务后就突然卷款跑路。

业内专家认为,降价促销,虽然短时间内能够回收资金、聚拢人气,但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健身硬件和服务质量的下降。正是由于很多健身俱乐部的投资者抱着这样的心态,所以在前期的资金投入上没有过多准备。一旦遭遇消费者捂紧钱袋、市场低迷,便很难挨过难关。

健身行业从业者小郭向记者表示,会员服务水平较低、教练流动性大导致会员续卡率偏低。从长期发展来看,健身房需要培养会员的运动习惯,提高续卡率,维持稳定的现金流。但在预售制模式下,健身房往往重视会员办卡的短期利益而忽视后续的服务,导致健身房发展“后劲不足”。

小郭认为,每一名会员想要的服务标准是不一样的,5000元会员卡客户和3000元会员卡的价值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一些会员觉得5000元这样的健身指导服务就好,而有一些则觉得5000元的服务必须要含有其他项目,如按摩推拿等等。每一个会员对于服务价值的标准理解不同,也就代表着健身房所提供的服务在会员心中是没有标准定价的。

在服务消费者这方面,任兴荣深有体会。他认为,留住客户最重要的是服务,以服务为驱动,会员觉得满意,这样以后平台或企业才可能会盈利,才有可能持续维持下来。基于此,乐刻首创“24小时”“月付制”“智能无推销”的运用模式,依托“教练脱媒”和“场地共享”的核心理念,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算法”和“物联网技术”赋能教练和场地等社会公共资源,实现运动健身场景和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致力于打造“1公里健身圈”,为消费者提供便携、高性价比、个性化、温暖快乐的运动健身服务。

教练参差不齐

消费者王琦告诉记者:“我有些健身基础,通常都是自己练器械什么的。在我看来,有些教练自己的动作就存在许多问题,学员因为不懂,长时间练习很容易受伤。还有些教练自身没有从业基础,浑身没有一块肌肉,不知道是怎么招到学员的。”

乐迈健身教练楚晓青向记者透露,有一些健身房对教练并没有太高的门槛,很多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直接上岗,导致为了利益直接带着会员盲目地训练,没有效果反而会受伤,从而导致会员对教练的不信任以及其他一些负面影响。

“但也不是所有教练水平都不行,就看会員有没有跟对教练了,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教练这个市场很庞大,三四个月就是一批人,淘汰得非常快,留下来的基本上就是能立足的,所以经验和专业还是最重要的。”楚晓青说道。

“这和市场环境有着很大关系,或是因为经营者经验不足、教练的专业不够扎实,不能给顾客带来切身的改变。还有周边市场等客观因素,当前国家提倡全民健身,基本的消费环境还是可以的,一线城市当然是最好的,二线城市也在发展当中,三线城市仍处于萌芽状态。但从整体上看,大家对健身还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绝大多数人仅仅停留在只要是动起来就算健身这个理解层面上。”楚晓青继续说道。

任兴荣向记者表示,“这也是为什么乐刻运动特别注重教练管理,首先是不采取雇佣制而是利用平台模式吸入教练,乐刻的教练更像是淘宝上的商家、uber的司机。在乐刻平台上的兼职教练有各种职业的健身达人。同时也有很多全职教练,他们只要能够提供符合标准的服务内容与课程,就可以在乐刻平台上开课。教练不用承担销售的内容,核心把教学教好取得效果,由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续卡或续课。此外还有全透明的评价模式也监督这教练提升服务,如果受到投诉,将视情况对教练进行处罚。”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健身模式,做好本职工作都是前提,你是教练,就要拿出策略和姿态,你是销售就要做好销售该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业余时间应当去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或技能,时代是一直在发展的,学习比较重要。”化东说道。

陈音江也向本刊记者表示,从总体上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健身场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身行业的经营者首先应当为大家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健身环境,无论是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还是专业技能指导等软件配套服务,都应当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打破传统服务思维,实现场所和服务的双重升级,为消费者打造全新的健身服务体验。比如,场地空间应更加开放自由、更加绿色环保;在服务内容方面,除了专业领域多下功夫外,还可以引入部分智能设备等。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居民的健身消费理念将更为成熟,更多模式来不及转变的健身房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猜你喜欢

健身房会员教练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日本流行“黑暗健身房”
会员专区
睡着了
不好意思,去健身房我也不想和你撞衫
加油
FIT最舒适
会员天地
新闻速递
会员天地